全祖望与《明史》关系探论
[Abstract]:In the first year of Qianlong's first year (1736), Quan Zuwang wrote the post of the 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the Ming Dynasty, discussed the "Art Literature", "History Table", "the Hermit biography", and "the Biography of loyalty and righteousness" of the History of Ming Dynasty. Due to the very few places in which the Ming History was reviewed and revised in this period, the proposal was not adopted.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the "Ming History," Quan Zuwang first corrected Ming History, supplemented historical materials, wrote a large number of epitaphs of the title and postscript, highly praised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anti-Qing characters loyalty and integrity, fully demonstrated the eastern school of Zhejiang "the world to use" the style of history. To probe into Quan Zuwang's review of Ming History is not only helpful to understand his historical though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y administration, but also helpful to study the gain and loss of Qing Dynasty officials' revision of Ming History.
【作者单位】: 云南红河学院人文学院历史系;
【基金】: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文化认同视角下的清代《明史》修纂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3XZSOO1
【分类号】:K2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芳;张春之死──《明史·张春传》补遗[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亚仁;略论李澄中《艮斋笔记》及其与《聊斋志异》的共同题材[J];蒲松龄研究;2000年01期
2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4 刘斌;;明代“土达”及其归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朱仰东;;“郭孝子寻亲”本事再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6 周志斌;;明清时期江苏农业中的雇佣劳动状况[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7 于志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期的气候变迁与沙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8 陈联;明清时期的芜湖榷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李琳琦;明清徽州的蒙养教育述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陶明选,李勇;程演生《天启黄山大狱记》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金国平;吴志良;;“火者亚三”生平考略——传说与事实[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梁尔铭;;明代乡试考官的选取制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杨增强;;碑志所见明清时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5 曾庆淼;张庆余;;论清代名人存世书目收集整理及其数据库的构建[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青唐;;《水浒》“杀嫂”故事的溯源与演绎[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8 朱亚非;;明初以德睦邻与劝和息争[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9 林金树;;试论明代苏松二府的重赋问题[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10 陈学霖;;关于《明太祖皇帝钦录》的史料[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铁华;主人的居处:“看”视域的古典园林文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吴为民;汉语性别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宋佳;经方50味药物在明代13位医家中的用量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肖红艳;《肘后方》版本定型化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文芝;万历朝的市民运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忠彬;浅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雅兰;归有光文学散论[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飞;陈维崧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要琦;李东阳法律思想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8 刘文英;文征明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黄漫远;明中后期儒学平民化进程中书院教师角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慧华;明代江西县级财政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光辉;《明史》李昌祺卒年辨误[J];江海学刊;2005年03期
2 陈长文;;《明史》人物登科年代考误[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庞乃明;;从清修《明史》看明清欧洲观的嬗变[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滕军;;《明史》勘误一则[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姜胜利;;20世纪《明史》研究成就巡礼[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武玉梅;;顺治朝官修《明史》新考[J];史学史研究;2010年03期
7 杜晓田;;从《明史》看中朝官方交往[J];兰台世界;2011年08期
8 王毓蔺;尹钧科;;《明史》正误四则[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9 王毓蔺;尹钧科;;《明史》若干地理记载正误[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03期
10 余劲东;;《明史》诸臣同卷与附传问题初探——以开国诸臣为中心的考察[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天有;;新编《明史》概说[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2 汤纲;王鸿江;傅贵九;;《明史》的纂修及史学思想[A];明史研究论丛(第二辑)[C];1983年
3 段润秀;;易代修史中的史学批评问题探论——以清朝《明史》修纂为例[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4 ;《明史》卷六十 河渠[黄河下(节选)][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松浦章;;关于明代海外诸国通事[A];明史研究第9辑[C];2005年
6 顾诚;;王世贞的史学[A];明史研究论丛(第二辑)[C];1983年
7 陈国虞;;试论造大木船的木材连接问题(摘要)[A];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二、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8 齐畅;;麦福与明代嘉靖朝政局[A];明史研究(第十三辑)[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刘火;闲读《明史》心太沉[N];学习时报;2014年
2 商传;读《明史》事功诸臣传[N];光明日报;2002年
3 赖玉芹;论博学鸿儒纂修《明史》[N];光明日报;2006年
4 户华为;重意气轻是非的晚明清议[N];光明日报;2006年
5 侯仁之;怀念邓文如师[N];光明日报;2007年
6 李伟国;重审文渊阁四库版二十四史的价值[N];东方早报;2013年
7 乔治忠;系史于地 史地融汇[N];光明日报;2001年
8 杨自强;“除籍”与坐着的秦桧[N];嘉兴日报;2011年
9 萧易;张献忠为何三入四川?[N];成都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洪早清;明代阁臣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蔡明伦;明代言官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佳;论明代的君臣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高峰;紫柏大师与万历社会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美珍;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明史》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2 李琳;赵翼《廿二史札记》之《明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严行健;《明史》与《献徵录》相关人物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程军;明代阁臣述论[D];青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徐茂_g;《明书》与《明史》史表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6 杨林;陆奎勋与《明史》修纂初探[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玉阁;试论明代的廉政机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任怀国;明代监察运行机制及其效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吴仕伟;明代宫廷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钱克金;明代京杭大运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147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47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