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先祖年代考析
[Abstract]:The bamboo slips of Qinghua, Chu House and related documents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of the time of the ancestors of Chu. Chu ancestors were legends rather than historical figures in nature. The upper limit of Ji Lian's age is Yu summer, the lower limit is the late Shang Dynasty, the specific time is from Wuding's late period to ancestral Geng period, and the archaeological age is roughly the second phase of Yin ruins. The upper limit of the age of the cave bear is Linxin, Kangding period, the archaeological age is the third period of Yin ruins, the lower limit is the period of Emperor Yi or the early period of Wen King of Zhou Dynasty, and the archaeological age is the fourth period of Yin ruins. Liji appeared in the late period of the cave bear, which coincided with the age of the cave bear, about the third period of Yin ruins late, Shang Wuyi, Wending period, its lower limit is the late period of Zhou Wen King or Emperor Xin, and the archaeological age is the fourth period of Yin ruins late. The age of bear frenzy should be in the early Zhou Dynasty.
【作者单位】: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楚居》、早期楚国与早期楚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3BZS080)的成果 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科研课题“早期楚文化生成环境研究”(合同编号:NK10)资助
【分类号】:K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学勤;;谈祝融八姓[J];江汉论坛;1980年02期
2 孙重恩;;楚始受封者——鬻熊[J];江汉论坛;1981年04期
3 徐俊;“鬻熊始受周封”刍议——与孙重恩同志商榷[J];江汉论坛;1982年04期
4 张万高;简论芊姓祝融的南迁及其相关问题[J];江汉考古;1988年02期
5 何浩;祝融、火正与火师[J];求索;1992年03期
6 李学勤;;清华简九篇综述[J];文物;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岩;;历史上对大禹形象的认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郭铁娜;;楚文化河伯与古希腊文化狄奥尼索斯的相似性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3 梁中效;;论屈原的夏文化情结[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王天峰;;保定:五帝时代的历史舞台[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赵满海;;赵岐“孟子时邾国改称邹国”说驳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张文彬;;《陕西省志·炎帝志》序[J];宝鸡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7 杨东晨;;中华“遂皇”考——燧人氏的事迹及时代之考察[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霍彦儒;;试析炎黄文化中的和谐思想[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夏保国;;“流共工于幽州”的考古学释读——以夏家店下层文化源自后岗二期文化为证[J];北方文物;2008年03期
10 于海芹;;《史记·楚世家》“鬻熊子事文王”解[J];才智;2010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隆文;;从祝融部落的迁徙看郑州西山古城遗址的兴废[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金坤;;楚文化与中原文化渊源六论[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刘彬徽;;古史分期与楚国社会形态的思考[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4 黄海烈;;试论顾颉刚“古史层累说”[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5 黄海烈;;中国近代考古学兴起的历史动因与学术渊源[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6 廖群;;出土文物与屈原创作的认定[A];东方丛刊(2005年第1辑 总第五十一辑)[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伟;索伦鄂温克宗教信仰:仪式、象征与解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蔡树才;《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文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晶晶;《世本》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灿;《尚书》历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肖世孟;先秦色彩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陈朝霞;楚国西部疆域演变与民族融合[D];武汉大学;2011年
10 田成方;东周时期楚国宗族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志刚;万年类型文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钱礼宁;春秋晋楚争霸时期楚国邦交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王俊杰;春秋时期楚国邦交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肖男;先秦时期的原始宗教与王权[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煌;河洛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琼;“后羿代夏”的考古学观察[D];郑州大学;2011年
8 丁宏健;范蠡故里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刘雪红;论夏商时期河洛集团与苗蛮集团的文化交流与融合[D];郑州大学;2011年
10 唐宁;安徽江淮地区西周考古学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媄戒甫;;西周《■鼎挊》研究[J];考古;1963年12期
2 李学勤;;小盂鼎与西周制度[J];历史研究;1987年05期
3 李学勤;;清华简整理工作的第一年[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马楠;;清华简《(旨阝)夜》礼制小札[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保训》释文[J];文物;2009年06期
6 李学勤;;论清华简《保训》的几个问题[J];文物;2009年06期
7 李学勤;;清华简《保训》释读补正[J];中国史研究;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尹弘兵;吴义斌;;“京宗”地望辨析[J];江汉考古;2013年01期
,本文编号:2221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221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