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子良与“竟陵八友”
发布时间:2018-09-16 19:36
【摘要】: “竟陵八友”是南齐永明年间出现的一个文人集团,由竟陵王萧子良召集,包括范云、萧琛、任f 、王融、萧衍、谢g、沈约、陆P八人,除此八人之外,萧子良的西邸还聚集了大批文士,规模很大,多达八十余人。这个集团促进了南齐文学与佛学的发展,推动了“永明体”的产生,对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其实,“竟陵八友”集团对于历史的影响远不止在文学与佛学方面,他们对于齐梁政治的影响也相当重大。这与八友前期在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中的活动是分不开的。萧子良在西邸的政治行为与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八人后来的政治倾向,从而对他们的命运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八友的个性在南齐永明末年的“皇位事件”中得到体现。永明末年,齐武帝欲传位于萧子良却终立萧昭业,子良发动政变却归于失败。“竟陵八友”对于此事的态度迥然不同,王融身先士卒,萧衍临阵倒戈,范云等人则持观望态度,并未给予萧子良实质性的帮助,萧子良最终忧郁而死。“竟陵八友”在此事中的表现反映了他们对于突发政治事件的态度及不同的政治倾向,因而,八友的命运也呈现极大的差异。王融被下狱赐死,谢眺后来也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萧衍则改立新朝,范云、沈约、任f 、萧琛和陆P谨慎奉从,均能善终。 本文对于“竟陵八友”的研究侧重于政治方面,以竟陵王萧子良为中心,将萧子良与“竟陵八友”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除了提及他们的文化贡献之外,更突出了萧子良的个人贡献,力图阐明萧子良西邸结友的规模、“竟陵八友”的形成时间及性质等问题。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论述了萧子良与“永明之治”的关系,通过陈述萧子良的政治作为及个人能力来阐明萧子良对永明时代的影响,并分析了萧子良的性格特点及成因。 第二部分论述了萧子良西邸结友的整个过程。通过对魏晋南北朝结友风气的概述,交待“结友”这一现象由来已久。并在林家骊考订的西邸学士具体人数基础之上有所增补,说明其规模之大,对于当时的政治与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部分介绍了萧子良与“竟陵八友”的文化活动与创造。通过考证,本文将竟陵王开西邸的时间定为永明二年,“竟陵八友”则在永明五年正式形成规模,随之说明了具体原因。“竟陵八友”对于文化的发展是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该部分阐述了他们对于文学和佛学的贡献。 第四部分介绍了萧子良、“竟陵八友”与南齐政治的关系。通过对永明末年萧子良与萧昭业“皇位事件”过程的阐述,反映了“竟陵八友”在这件事情上的不同作为,概括了他们不同的政治倾向及不同的人生命运,说明“竟陵八友”不 只是一个纯文学集团或纯佛学集团,它是一个兼具文学政治双重性质的文人集 团。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39.12;I206.2
本文编号:2244575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39.12;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唐春生;萧子良研究的几个问题[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李天石;萧衍覆齐建梁考论[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3 蒋福亚;论南齐永明年间的和市——兼论三吴在宋齐之交已成为我国封建时代新生的经济重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4 聂大受;“竟陵八友”文学集团的形成及其特点[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5 唐春生;论萧子良之政治悲剧[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本文编号:22445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244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