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旗国”到“美利坚合众国”——清代对美国国名翻译的演变考析
[Abstract]:Since the United States entered the Chinese perspective, the translation of American country names has gon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from Citigroup, Baligan, Yonesti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National name is a political symbol with many meanings. To investigate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translation of American national name can not only reflect the deepening process of Chinese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Americans, but also reflect the westerners' particip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American national names. As a result, we can also understand the degree of Westerner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and the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南京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H315.9;K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菁惠;美国·英国国名的由来[J];青年学刊;1995年03期
2 谢贵安;;从固守天朝立场到融入世界文明秩序——从西方汉译国名演变看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认知过程[J];学习与探索;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陵合;;公共舆论与晚清联美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刘国军,张桂珍;甲午战前中国先进士大夫西政观评析[J];北方论丛;2001年05期
3 赖骏楠;;林则徐与国际法:虚构的与真实的[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1年01期
4 郭成伟,马志刚;近代中西文化启蒙及法制建设之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1年02期
5 刘北成,郭小凌,蒋重跃;建设中国的世界史学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王开玺;;略论“人臣无外交”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刘海峰;;穆彰阿、姚莹与“台湾之狱”[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孙庆生;;近代中外贸易的发展概况[J];才智;2012年10期
9 唐立鹏;;林则徐对西方国际法的引进及运用[J];长白学刊;2012年03期
10 李超;;论清末国人的法治认知[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马少甫;;美国早期中国观再探讨[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2 侯松涛;;抗美援朝运动与民众社会心态研究[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潘光哲;;“华盛顿神话”在晚清中国的创造与传衍[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4 贾小叶;;1840~1900年间国人“夷夏之辨”观念的演变[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5 郑大华;;论嘉道经世思潮对晚清社会转型的影响[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兰静;近代香港外来移民与香港城市社会发展(1841-1941)[D];暨南大学;2011年
2 谢建美;晚清政府主和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姜萌;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D];山东大学;2011年
4 李永泉;《儿女英雄传》考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石元蒙;明清朝贡体制的两种实践(1840年前)[D];暨南大学;2004年
6 张澜;伍德罗·威尔逊社会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张施娟;裨治文与他的《美理哥合省国志略》[D];浙江大学;2005年
8 姜源;异国形象研究:清朝中晚期中美形象的彼此建构[D];四川大学;2005年
9 颜小华;美北长老会在华南的活动研究(1837-1899)[D];暨南大学;2006年
10 孔陈焱;卫三畏与美国早期汉学的发端[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德琴;清朝对琉球贡使的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娜;沈家本民商法思想解析[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3 连星星;美国广州领事报告与早期中美关系(1784-1844)[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玉;现代汉语音译地名用字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本森;急进与保守·剧变与不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娟;林则徐遣戍新疆的心路历程与诗文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楼;美国基督新教传教士彼得·伯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狄霞晨;从英文报刊看新教传教士对中国近代语言文学的认识[D];复旦大学;2011年
9 吴丽娟;清代中俄大黄贸易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10 吴倩;近代美国对华军事政策(1840-1911)[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乔荣生 ,周静莉;俄罗斯国名探究[J];俄语学习;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著章;;The Solitary Reaper——对比名译学译诗[J];外语研究;1990年04期
2 天衣;汉译人名地名的种种问题[J];中国翻译;1994年01期
3 于威;日语汉译的几种特殊现象[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4 倪传斌,刘治;计算机病毒英文名的汉译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1997年04期
5 黄海;谈谈英汉重复语词的翻译[J];中等医学教育;1998年10期
6 黄丽丽;浅谈倍数增减的英汉互译[J];江西通信科技;1999年03期
7 袁晓宁;;几个英文句式的理解及其汉译值得商榷[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0年02期
8 裘荣庆;法译汉中冠词的处理[J];法语学习;2001年02期
9 韩久全,胡社考;汉译英时引号的特殊处理[J];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10 ;汉译英时事政经词语选登[J];中国翻译;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华英;;《俄汉词典》汉译辨正[A];中国辞书论集1997[C];1997年
2 伍碧鸽;;英汉定语的语用差异与汉译对策[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傅敬民;;英语特殊隐喻研究及其汉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高岚岚;;论日文商标汉译的“三美”[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宋立亚;;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曾晓光;;论英汉习语词典中词条义项和释例汉译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杨德龙;陈军;;术语face的译名:“面子”还是“脸”?[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夏雨;;从关联理论看英语影视字幕汉译[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吴慧坚;;文学翻译的价值:以“诗意”开启原作的新旅程——从本雅明的翻译观看莎士比亚作品汉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陈晶;;从文化角度浅谈英语外来语的汉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李元;结缘爱尔兰[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邵斌;“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肖百容;音译词与当前文化传播[N];文艺报;2011年
4 记者 红娟;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当代俄罗斯语言学理论译库”[N];中华读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金菊花;朝鲜后期汉译谚语集《耳谈续纂》语言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胡氏贞英;汉语非文学文本越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晓静;歌曲翻译三符变化说[D];黑龙江大学;2012年
4 项东;工商管理教材汉译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蔡心交;越汉成语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姚春林;汉语母语大学生英语空间介词习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刘翼斌;概念隐喻翻译的认知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岩;比较分析Moment in Peking中的THAT及其汉译的指示用法[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周轶;英语隐喻及其汉译[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蕾;英语AS…AS…同等比较结构的研究及其汉译[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4 赵翔;英语头韵汉译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张鑫;目的论视阈下英语金融语篇汉译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何琼;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的汉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张建新;从文化角度看英语隐喻的汉译[D];外交学院;2005年
8 周进辉;带-И3МM后缀术语的汉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建卫;英文合同的文体特征及其汉译[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10 姚丽文;从功能对等理论视角看英文歌曲的汉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203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20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