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金代契丹人的文学与绘画成就
[Abstract]:The literature and painting of Qidan people in Jin Dynasty not only inheri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ao Dynasty, but also took place some new changes. The literati mostly came from various strata, the content of poetry and prose creation was extensive an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he painters mostly came from the upper class, but the subject matter was more extensive. The literature and painting of Qidan people in Jin Dynasty had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culture of Jin Dynasty.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I206.2;J209.2;K24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洪昌;;走进辽契丹故地[J];岁月;2008年03期
2 大田;;作家与评论家[J];朔方;1981年06期
3 钱念孙;;文学创作中“二律背反”的出路——谈韩少功的文学沉思[J];上海文学;1983年02期
4 咏枫;朱曦;;生活与艺术之间的一个重要中介环节——论艺术感受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J];枣庄学院学报;1987年Z1期
5 张利群;广西举办林焕平教授文学生涯六十周年庆贺会[J];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06期
6 蒋德平;浅谈文学创作中的语言[J];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03期
7 王冠英;满族作家老舍文学创作民族化简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8 罗传洲;面对真实:一个深化广西文学创作的呼唤[J];南方文坛;1995年01期
9 马伟业;;从追寻到搏杀——陈杽论[J];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01期
10 ;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21世纪首期文学创作班隆重招生[J];当代;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兆胜;;文学创作的深度异化——评陈希我的小说《抓痒》[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朱小如;;灾难母题与文学创作的精神向度[A];“抗震文艺与中国精神”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蒋巍;;论文学的与时俱进——从“当前文学创作症候”谈起[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5)[C];2006年
4 王为华;;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继承与创新[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5 王久辛;;不能忘却文学的庄严目标——对雷达先生《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的薄续[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5)[C];2006年
6 张志忠;;也谈“当前文学创作症候”之根源[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4)[C];2006年
7 雷达;;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4)[C];2006年
8 刘相雨;;论管同的思想与文学创作[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雷达;;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10 董洁;;卞之琳的翻译和诗歌创作[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新元;浙江省首届民工文学创作大赛有声有色[N];文艺报;2007年
2 记者 曾衡林邋熊远帆;我省文学创作在全国频频折桂[N];湖南日报;2007年
3 枫文;繁荣瓷都文学创作[N];潮州日报;2007年
4 民文;恩施设民族文学创作基地[N];文艺报;2009年
5 伍雪平;东城与中国作协首度签约[N];东莞日报;2009年
6 见习记者 王洋;涨稿费能否推动文学创作力[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7 吕驾宇;幸福的焦虑[N];丽水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任晶晶;让科普文学创作蔚成风气[N];文艺报;2006年
9 李炎;焦祖尧文学创作50年座谈会举行[N];文学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张宪;产业文学创作红红火火[N];工人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前后蜀文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陈留生;传统伦理与五四作家人格及其文学创作[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昝风华;汉代风俗文化与汉代文学[D];山东大学;2007年
4 刘欢;汉代文学审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5 滕春红;北宋晁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陈斯怀;道家与汉代士人心态及文学[D];山东大学;2007年
7 金璐璐;班昭及其著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邢蕊杰;清代阳羡文化家族文学活动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韩敏;《收获》的90年代[D];四川大学;2004年
10 刘婷婷;宋季士风与文学[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君;从潘岳的创作看其心态与情感[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韩春平;唐代“蒲州—太原”沿线区域文学简论[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悦帅;人生·情感·寓言[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志明;论贺敬之的国家人民情怀与文学创作[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黄刚涛;曹植创作中的审美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玉倩;悬浮的一代[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吴金玉;网络传播时代文学的创作嬗变[D];吉林大学;2007年
8 刘洪才;论徐志摩翻译及其对创作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6年
9 朱秋勤;从“倡导女权”到“皈依佛门”[D];河南大学;2008年
10 向红;关于鲁迅的文学与美术之关系的跨学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67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67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