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常平仓探讨

发布时间:2018-12-08 21:37
【摘要】:西汉创设的常平仓虽有"常平"之名然尚不具备完整功能形态,与后世的常平仓存有较大的差异。西汉设立常平仓的初衷是通过粮食买卖为边郡筹备军粮,减少内郡向边郡运输粮食的数量。同时,在谷贱伤农时期,通过国家的大量收购也对稳定粮价起到了一定作用。尽管常平仓在汉代在抵御匈奴过程中有效筹集了军粮,但其只是一种国家用于获取、管理粮食的措施,在国家仓廪体系中并不占有重要地位,故当其运作出现弊端、社会负面影响增加时,就会失去继续存在的必要。
[Abstract]:Although the Changping storehouse created by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has the name of "Changping", it does not have the complete functional form yet, which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Changping Cang in later generations.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o set up Changping storehouse was to prepare grain for Bian County through grain sale and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grain transported from Neijun to Bian County.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period of untouchable agriculture,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national acquisitions to stabilize food prices played a certain role. Although Chang-open warehouse effectively raised military grain in the process of resisting Xiongnu in the Han Dynasty, it was only a national measure to obtain and manage grain, and it did not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national granary system, so when its operation appeared malpractice, When the negative impact of society increases, the necessity of continuing to exist will be los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两汉粮食流通问题研究”(编号:13XNH130)
【分类号】:K2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温乐平;;秦汉时期粮价波动与国家调控措施[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邵正坤;;汉代粮仓的类型及仓储粮食用途试论[J];唐都学刊;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刘洪强;;“姜维之母”的疏漏——兼谈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中“逻辑错误”的修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刘洪强;;“东吴弄珠客”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6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7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8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9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10 董常保;;羌族《招魂》唱经与《楚辞·招魂》的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4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5 姚宏杰;;北魏皇宗学与四门小学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姚宏杰;;金代“六学”考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9 陶世龙;李鄂荣;;地质思想在古代中国之萌芽[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10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张陶然;协议离婚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恩琪;;先秦及汉朝的米谷常价[J];价格月刊;1987年12期

2 胡宏起;;汉代的物价问题及其对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3 温乐平;汉代自然灾害与政府的救灾举措[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余扶危;叶万松;;我国古代地下储粮之研究(中)[J];农业考古;1983年01期

5 呼林贵;;古代仓名考[J];农业考古;1985年01期

6 黄今言,陈晓鸣;汉朝边防军的规模及其养兵费用之探讨[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瑞;; 关于《青苗法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2 雷家宏;宋代的粮食调剂述论[J];求索;1993年02期

3 姚建平;清代两湖地区社仓的管理及其与常平仓的关系[J];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04期

4 陈桦;清代防灾减灾的政策与措施[J];清史研究;2004年03期

5 张剑光,邹国慰;简论唐代中期赵赞的理财[J];思想战线;1998年03期

6 姚建平;内功能与外功能——清代两湖地区常平仓仓谷的采买与输出[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4期

7 黄鸿山;元代常平义仓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郭文佳;;常平仓与宋代灾荒救助[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邓海伦;王江;;乾隆十三年再检讨——常平仓政策改革和国家利益权衡[J];清史研究;2007年02期

10 马玉臣,郭九灵;论王安石对宋代常平仓的改革及影响[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崔允精;;大蒙古国时期鳏寡孤独救济与常平仓[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2 李三谋;;清代华北储粮备荒探析[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赵文润;;唐代和籴制度的性质及作用[A];唐史论丛(第五辑)[C];1990年

4 唐文基;;明代粮食仓储制度[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5 王双怀;;试论开元时期的经济政策[A];唐史论丛(第七辑)[C];1998年

6 程民生;张瑞生;;论宋代钱陌制[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三辑)[C];1998年

7 晋文;;简论魏晋南北朝时期重农政策的继承与发展[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江贻隆;;盛世名臣方观承的惠政与教化[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厚之 张会鉴;安康仓房楼[N];安康日报;2005年

2 万揆一;拓东城兴建发展记事[N];云南日报;2003年

3 易中天;变法为什么事与愿违[N];学习时报;2006年

4 庄华峰 宋 标;宋代的社会救济事业 [N];光明日报;2002年

5 龚汝富;浅议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N];光明日报;2001年

6 周荣;明清社会保障的城乡差别和城乡互动[N];光明日报;2006年

7 中国人民大学2007级博士生 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访修生 陈兆肆;怎一个“禁”字了得[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牛铭实;中国民间的自治与扶贫[N];中国社会报;2004年

9 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庄华峰 王先进;宋代长江下游圩区的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N];光明日报;2009年

10 王培华;《读通鉴论》——中国古代历史评论的杰作[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卢勇;明清时期淮河水患与生态、社会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2 闫娜轲;清代河南灾荒及其社会应对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3 王璋;灾荒、制度、民生—清代山西灾荒与地方社会经济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4 张成福;唐宋农民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张高臣;光绪朝(1875-1908)灾荒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霞成;清代山东仓储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2 石琳;清代广西仓政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岳现超;清代广西社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姜海燕;清代江西的粮食运销[D];南昌大学;2006年

5 袁雅芝;唐代粮仓管理制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安徽;唐宋荒政思想探析[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7 龚建伟;明代福建地区的饥荒与救济[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晓艳;清代河南自然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赵士文;论清代山东对水旱自然灾害的防治[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勇;论唐代社会对家庭的救助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69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69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d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