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服饰审美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26 10:57
【摘要】:先秦时期在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文化发展史中具有重要意义。从远古到商代是中华民族文化意识形成的最初阶段,也是服饰审美文化的滥觞时期;西周统治者“制礼作乐”,作为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冕服制度开始成熟,奠定了华夏中国“衣冠王国”、“礼仪之邦”的基调;春秋末年到战国时代被称作中国思想史的“轴心时代”,这一阶段也是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文化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后世关于服饰的各种审美理想及审美态度,乃至服饰之外的审美文化特点,都能在这个时期找到源头。本文将先秦时期分作远古、商代、西周、春秋、战国五个阶段,分别对这五个阶段的服饰审美文化发展进行了考察和分析。 本文在将思辨推理与实证分析结合起来的基础上,采取史论结合的方法,试图对先秦服饰审美文化做出静态的结构分析与动态的历时的史的描述。对于先秦服饰审美文化的结构分析和史的描述,本文主要围绕两个问题进行:第一,在服饰的诸多可能性当中,先秦服饰为什么做出了这一种而不是那一种审美选择?第二,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服饰在先秦审美文化中,如何实现其昭名分、辨等威、表德劝善的符号功能? 这两方面问题的解决,除了要考虑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自然条件以及技术生产水平等因素,还要看到一定时代的的服饰(包括穿戴行为)与一定时代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隐藏在服饰物态背后的文化意向、哲学和美学观念、社会价值观、生理心理学等因素对服饰的重要影响。本文尝试将先秦服饰审美文化放到具体的“民族文化结构”、“民族社会结构”当中,联系“民族心理结构”和“民族思维结构”,对这两个问题做出具体的文化分析,寻找相应的文化解释。 本文提出,在中国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受中国古代理性和感性分裂不彻底从而未能各自充分发展的“民族心理结构”的影响,在“实践理性”指导下的儒家,将服饰作为昭名分、辨等威、别贵贱的工具,致力于通过服饰对不同个体的社会身份做出区分,,并在此基础上,使个体融入一个尊卑有序、秩序井然的社会整体当中;而讲究“齐
[Abstract]:The pre-Qin perio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costume aesthetic culture. From the ancient times to the Shang Dynasty, it is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it is also the origin period of the costume aesthetic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itual and music system, the rulers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itual and music system, began to mature in the coronation system, which laid the tone of "the Kingdom of dress and the Crown" and "the Land of Rites" in China.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o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as called the "Axis Ag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 This stage is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peri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cient costume aesthetic culture. Even the aesthetic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beyond clothing can be found in this period. This paper divides the pre-Qin period into five stages: ancient times, Shang Dynasty, Western Zhou Dynasty,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speculative reasoning and empir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static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dynamic diachronic description of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pre-Qin dres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historical theory. For the pre-Qin dress aesthetic culture structure analysis and historical description, this paper mainly around two questions: first, among the many possibilities of dress, why did pre-Qin dress make this kind of aesthetic choice instead of that one? Second, as a cultural symbol, clothing in the pre-Qin aesthetic culture, how to achieve its distinc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other power, the symbol function of moral persuas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two problems, we should not only take into account the natural conditions of a particular era, the natural conditions of a particular region and the level of technological production, but also see the clothing (including wearing behavior) of a certain era and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a certain era.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structure and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cultural intention,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s, social values,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and so on. This paper tries to put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pre-Qin dress into the concrete "national cultural structure" and "national social structure", connecting with "national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and "national thinking structure", to make a specific cultural analysis of these two problems. Look for the corresponding cultural explan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atriarchal clan culture in ancient China, the Confucian school is influenced by the "national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which is not fully developed in ancient China because of the incomplete division of reason and sensibility, 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practical rationality". The article takes the clothing as a tool of distinction, and other means, and devotes to distinguish the social identity of different individuals through clothing, and on this basis, makes the individual into an orderly and orderly social whole. And pay attention to "Qi"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J523.5;K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荣华;;从政治角度看先秦民本思想的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7期

2 秦丽萍;;先秦儒家正义理念研究——细品《论语》[J];学理论;2011年23期

3 彭民权;;先秦儒家经典对楚国形象的书写及其文化逻辑——以《论语》、《孟子》、《荀子》为中心[J];文化与诗学;2011年01期

4 孙合肥;;安徽出土先秦有铭铜器述略[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孔宾;;从礼制到节庆——先秦两汉时期社祭的变迁[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6 曾文芳;;试论先秦杂家的和谐政治观[J];华夏文化;2010年04期

7 曾小梦;;先秦儒家典籍中的《诗》文化[J];社会科学家;2011年08期

8 徐咏平;;先秦古玺章法布势探析[J];新美术;2011年03期

9 刘诗竹;;浅说先秦游士之风[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10 李海霞;;汉语“可能”、“必然”意义表达的发展[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国武;;略论先秦宗族教育对私学形成的影响——以鲁国三桓之族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沈雁;;库木吐喇第79窟世俗供养人服饰研究[A];龟兹学研究(第三辑)[C];2008年

4 吴艳春;王立波;;龟兹服饰的文化价值及旅游产品开发思路[A];龟兹学研究(第三辑)[C];2008年

5 陶红;;回族服饰文化发展的新趋势[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琬麟;;论原始巫术对服饰文化的催生结果[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献军;;黎族服饰文化刍议[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祁春英;;论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与原始文化遗存的关系[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段梅;;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藏民族服饰释略[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索文清;马晓华;;台湾少数民族服饰概说[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洪宝;解读“穿在身上的民族历史”[N];中国民族报;2004年

2 周思明;沈从文与他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N];团结报;2003年

3 周思明;“另一半”的深厚与博大[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止庵;闲坐说先秦[N];中国文化报;2002年

5 徐苹芳;先秦城市考古学第一本完备著作[N];中国文物报;2001年

6 闻尔;先秦学术思想的重要阐示[N];中华读书报;2001年

7 段晓明;情系七千年华夏服饰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8 本报记者 高延明;丝路古道寄深情[N];新疆日报(汉);2004年

9 记者 殷黎杰;弘扬民族服饰文化 探讨民族服饰发展之路[N];中国服饰报;2005年

10 沈飞 徐世昌;先秦钱币四大体系[N];中国商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梅;先秦服饰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潘俊杰;先秦杂家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3 罗微;古代汉族女性服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4 翟建宏;管子经济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5 戴庞海;先秦冠礼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6 皮伟兵;先秦儒家“和”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永平;先秦的卜筮与《周易》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程远;先秦战争观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9 夏保国;先秦舆论思想探源[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王洪涌;先秦两汉商业词汇—语义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车玲;以图像为主要材料的蒙元服饰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2 刘君为;北魏鲜卑族服饰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3 李然;BJD服饰研究及其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展示[D];青岛大学;2012年

4 王俊国;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的几点思考[D];郑州大学;2005年

5 瓦永乾;《管子》的法律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施晓风;辨析几组先秦同义词[D];苏州大学;2005年

7 刘耐冬;先秦秦汉时期金银工艺及金银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汪涛;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单永莲;先秦儒家军事思想探索[D];郑州大学;2007年

10 李曙光;先秦儒家荣辱观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15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15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a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