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学者著述中所见《脱卜赤颜》考述

发布时间:2019-05-11 04:43
【摘要】:今本《元朝秘史》刊刻于明初洪武年间,而它的史源则是蒙古帝国时期开始陆续修纂的内廷秘籍,《元史》上称之为《脱卜赤颜》、《蒙古脱卜赤颜》等。以往的《元朝秘史》文献版本研究主要集中在今本的研究上,对《脱卜赤颜》的纂写、流传颇有忽略。本文梳理了元代学者汉文著述中的相关记载,并参核藏文著述,考述《脱卜赤颜》与国史、实录之关系,并得出如下结论:《脱卜赤颜》并非有一种定本,元廷在续修该书时对原文颇有修改,并且形成了不同的抄本,罗藏丹津所持抄本仅是其中的一种,蔡巴·贡嘎多杰所见《脱卜赤颜》,则是经过修订、续修的另一种抄本。
[Abstract]: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Yuan Dynasty is engraved in the early Hongwu period of Yu Ming, and its historical source is the secret books of the inner court, which began to be compiled one after another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Mongolian Empire. In the History of the Yuan Dynasty, it is called "Dedivination Red face", "Mongolian Dedivination Red face" and so on. In the past, the study of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Yuan Dynasty was mainly focused on the present study, and the compilation and writing of "Dedivination and Red face" was widely ignored. This paper combs the relevant records in the Han works of the Yuan Dynasty scholars, and checks the Tibetan works,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divination Red face and the national history and records, and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ere is not a definite version of the Dedivination Red face. When Yuan Ting continued to revise the book, he revised the original text quite much, and formed different transcripts. Luo Zangdanjin's copy was only one of them, while Tsaiba Gonggadojie's "Dedivination Red face" was another kind of copy which had been revised and renewed.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国际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蒙古秘史》文献考”(项目编号:06XZW01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红梅;;元代吐蕃高僧与畏兀儿的关系述论[J];昌吉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董莉英;噶当派传承及其思想特点[J];中国藏学;2002年03期

3 萨尔吉;;略论《菩提道炬论》涉及的相关问题及其对西藏佛教的影响[J];中国藏学;2006年01期

4 陆水林;;关于《邬坚巴行记》中的几个域外地名(上)[J];中国藏学;2007年04期

5 崔红芬;;再论西夏帝师[J];中国藏学;2008年01期

6 石硕;;藏地山崖式建筑的起源及苯教文化内涵[J];中国藏学;2011年03期

7 白雪;;西夏罗后与佛教政治[J];敦煌学辑刊;2007年03期

8 谢继胜;;伏虎罗汉、行脚僧、宝胜如来与达摩多罗——11至13世纪中国多民族美术关系史个案分析[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01期

9 陈粟裕;;榆林25窟一佛八菩萨图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05期

10 黄博;;三围分立:11世纪前后阿里王朝的政治格局与政权分化[J];中国藏学;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乌兰;;印藏蒙一统传说故事的由来[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娟;从世俗到神圣[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邱轶皓;蒙古帝国的权力结构(13-14世纪)[D];复旦大学;2011年

3 孙林;西藏中部农区民间宗教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赵改萍;元明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的发展及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5 杨红伟;循化藏区权力运作机制的文化考察[D];兰州大学;2008年

6 张岱玉;《元史·诸王表》补证及部分诸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7 艾丽曼;我心依旧:青海河南蒙旗文化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袁凯铮;西藏东部藏传佛教铜佛像制作工艺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

9 万代吉;藏族民间祭祀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张鹏举;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建筑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兰兰;宋元时期西藏止贡噶举派历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张元;格鲁派在五台山的发展[D];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

3 于红梅;中印边界问题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4 豆珍惜;藏传佛教在甘肃永靖地区的传播历史及现状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5 刘欣荣;摩诃衍那禅思想的特点及其在西藏的传播[D];西藏民族学院;2007年

6 周云水;吐蕃伦理文化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07年

7 萨仁托雅;《美尔根特门传说》之比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8 廖方容;浅析《造像量度经》中的象征性因素[D];四川大学;2007年

9 成映珠;藏族苯教占卜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齐建萍;近代以来喇嘛教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景爱;关于外贝加尔的也生哥纪念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2 蔡美彪;;\ 於《成吉思汗P场分袐o本的^~炥意见[J];历史教学;1951年06期

3 亦邻真;起辇谷和古连勒古[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9年03期

4 孙力平;袁九生;;孤山智圆生平及著述考[J];浙江学刊;2010年01期

5 伊力娜;;1986年日本蒙元史研究概况[J];蒙古学信息;1988年01期

6 杨亮;;元代浙东文士袁桷著述之考述[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韩百诗,耿升;“成吉思汗碑”铭考[J];蒙古学信息;1998年03期

8 樊保良;;古人日以远 青史字不泯——读谢再善《蒙古青史译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9 方亮;方媛;;汪楫使琉球及其著述论略[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罗依果;王湘云;;“汗”、“合罕”与贵由之玺[J];蒙古学信息;1985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舒振邦;;成吉思汗称号考释[A];中国蒙古史学会成立大会纪念集刊[C];1979年

2 赵永春;;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原因[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C];1980年

3 郝诚之;;成吉思汗陵在中国鄂尔多斯新证[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4 陈国干;;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历史功绩[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C];1980年

5 朱清泽;李鹏贵;;从蒙金战争看成吉思汗的战略战术[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C];1983年

6 张岱玉;;历史与文化传统视野中的元代成吉思汗家族汗位之争[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7 刘大有;;成吉思汗病故清水与当地出土的大朝通宝[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二辑)[C];2003年

8 希都日古;;《蒙古秘史》和17世纪蒙古编年史的渊源初探[A];蒙古史研究(第八辑)[C];2005年

9 诺尔博;;试论土尔扈特的起源——兼论克列特[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1)[C];1981年

10 易华;;黄帝与成吉思汗——从游牧看中国文化的形成[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阿斯钢;研究表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不是文盲[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2 周洁;探寻最早的成吉思汗画像[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3 马培培;创造性借鉴国史精粹[N];中华新闻报;2009年

4 李文;《国史编年》是献给新中国60华诞的珍贵礼物[N];人民日报;2009年

5 赵敏;历史是对现实的绝好注解[N];陕西日报;2003年

6 记者 俞晓颖 实习生 沈锡敏;60余万字学术专稿《越国史稿》昨首发[N];绍兴日报;2010年

7 新华;我国史前文化前推百万年[N];中国矿业报;2003年

8 满都麦;蒙古文书法篆刻艺术的历史起源[N];中国艺术报;2001年

9 姚大力;“成吉思汗”,还是“成吉思合罕”?[N];文汇报;2006年

10 唐德刚;国史谜案的一“家”之言[N];南方周末;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乌兰巴根;《元史》满蒙翻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王桂荣;蒙古文字结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玉芝;蒙元东道诸王及其后裔所属部众历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4 苏日娜;成吉思汗祭祀历史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包胜利;成吉思汗传说与古代蒙古汗权思想[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6 吴塔娜;《青史演义》文献史科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杨晓斌;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宝音初古拉;察哈尔蒙古历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9 马元元;北宋《国史·职官志》的辑佚与校注[D];河北大学;2012年

10 包红梅;论蒙古史传文学向历史小说的转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高峰;蒙古族文字变迁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2 云燕燕;希麟《~屢磺衹撘,

本文编号:2474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74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2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