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两京胡寺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8 05:31
【摘要】: 唐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宗教也异常兴盛。长安、洛阳两京是唐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著名的国际化大都市,外国侨民杂处其间,乐不思归。祆祠、大秦寺、大云经寺等外来宗教寺院应运而兴。本文以唐两京胡寺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搜集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力求对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外来宗教在两京所建的胡寺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探究唐两京胡寺的兴建情况。两京胡寺是由三夷教徒兴建的。三夷教即源自波斯、大秦的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聂斯脱利教。这些宗教在通往丝绸之路东传的过程中融入了粟特、突厥等地的宗教和文化因素,来到唐朝后,又吸收了儒释道三教的因素。由于两京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交通便利,胡人众多,因而三夷教纷纷在两京地区建立寺院,以扩大它们的影响。 第二章分析唐两京胡寺的类型及其分布特点。唐代两京胡寺主要有祆教寺院、摩尼教寺院和景教寺院三类。其分布主要呈现出靠路(街)、临门、近市的特点。交通因素是决定胡寺选址的重要因素,商业因素和胡人聚居情况对胡寺分布也有重要影响。 第三章探究两京胡寺的基本特点。从寺院僧徒信众、寺院管理机构、寺院布置、寺院功能等方面来看,胡寺在僧徒信众和寺院数目方面明显不及佛寺、道观,但是胡寺是该宗教进行其特定宗教仪式的场所,在社会功能方面也有佛寺、道观所没有的功能。 第四章分析两京胡寺衰落原因。三夷教入唐的传播环境不及佛教传入时有利,交通由陆路向水路的转变,唐政府对三夷教的政策以及宗教派别之间的斗争,都是唐两京地区胡寺衰落的重要原因,但导致其衰落的根源还是由于三夷教自身存在的问题。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四:第一,首次对唐两京地区胡寺进行整体考察、全面分析。第二,通过对胡寺分布情况的归纳分析,认为交通因素是决定胡寺选址的最主要的方面。第三,从宗教融合与斗争角度深入分析了胡寺在唐朝兴衰的原因。第四,通过与佛寺道观的对比进一步地揭示了胡寺的特点。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仁川;唐朝景教的传播及其影响[J];安徽史学;1998年03期

2 滕磊;;关于在华祆祠的几点认识[J];敦煌研究;2006年05期

3 王静;;唐代景教在华衰落之文化原因探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黄夏年,梁晓俭;唐代景教四则[J];贵州社会科学;1996年06期

5 张晓华;佛教景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之比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6期

6 邱树森;唐元二代基督教在中国的流行[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卢兆荫;;何文哲墓志考释——兼谈隋唐时期在中国的中亚何国人[J];考古;1986年09期

8 刘迎胜;;唐苏谅妻马氏汉、巴列维文墓志再研究[J];考古学报;1990年03期

9 杨志玖;唐代的景教[J];历史教学;1997年04期

10 葛承雍;唐代长安一个粟特家庭的景教信仰[J];历史研究;2001年03期



本文编号:2479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79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3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