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盟约在宋代民族社会事务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9-05-19 06:39
【摘要】:两宋时期,盟约被广泛运用于民族社会内部事务中。许多蕃族大首领在商讨和决定蕃人内部重大事务时,总要定规矩、立盟约,频繁的立盟约活动一定程度上调解了部族争端,加强了蕃族社会内部部落间的互助关系。与此同时,盟约还常用于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外交斡旋、条约缔结及其他社会事务中,承担着消弭矛盾、构建和平的积极作用。
[Abstract]:During the Song Dynasty, the Covenant was widely used in the internal affairs of national society. When many great leaders of the Tibetan nationality discuss and decide on the important affairs within the Tibetan people, they must always make rules and make covenant, and the frequent activities of establishing the covenant have mediated tribal disputes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strengthened the mutual assistance relations among tribes within the Tibetan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the Covenant is often used in the diplomatic mediation between Song Dynasty and the neighboring minority regimes. The conclusion of treaties and other social affairs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eliminating contradictions and building peace.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D691;K24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张光辉;明代的首犯与从犯[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吴晓萍;略论地缘政治与北宋外交[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沈晋贤;从巫祝用“土”到以“土”为药论——兼论马王堆医书巫祝用土[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罗桑开珠;;论佛教对吐蕃社会文化的影响[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凇;;跨过“虎溪”——从明宪宗《一团和气图》看中国宗教艺术的跨文化整合[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5 姜鹏;;宋初文治导向与经筵缘起[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6 杜林渊;张小兵;;北宋时期陕北地区的农业发展[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杨森;;民间所谓的和田“羊脂玉”和敦煌五代文献中的“燕脂表玉”[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史金波;白滨;;莫高窟、榆林窟西夏文题记研究[A];西夏学(第二辑)[C];2007年

9 吴海波;;清代私盐立法问题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10 林金树;;试论明代苏松二府的重赋问题[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郭辉;明清小说中尼僧形象之文学与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9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宫海峰;元代制度中的若干蒙古文化因素考察[D];南京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刘一;契丹西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D];湘潭大学;2010年

5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黄艳春;胡宿及其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马英菊;范成大《石湖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诸葛瑞强;包拯司法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杨海花;《尔雅》词语与《汉语大词典》订补[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一;璞唐;春生;;宋代四川与少数民族市马交易考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粟冠昌;;宋代的广西社会经济[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3 庄义青;;也谈宋代潮州的民俗——与顾吉辰同志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4 陈武强;;宋代蕃兵制度考略[J];西藏研究;2008年04期

5 刘永清;;中国古代官名联(二十三)[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2008年11期

6 吴永章;;论宋代对南方民族的“羁縻”政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7 王荣霞;宋代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因俗而治”政策新探[J];固原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8 朱文慧;范立舟;;对外贸易视角下宋代广南西路经济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9 西江月;;唐姓来自“西南夷”[J];东方养生;2010年10期

10 龙小东;刘果强;李伟;;宋代陇南境内白银的开采、铁钱的铸行及交子、银会子发行概况(下)[J];西部金融;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明俊;;福建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张雪慧;;论我国若干少数民族的家长奴隶制[A];民族学研究第五辑[C];1983年

3 张全录;;加强少数民族流动经商管理的思考[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4 王宪昭;;神话在少数民族学科建设中的作用[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5 林耀华;黄淑娉;庄孔韶;;中国解放前保留原始公社制残余的少数民族及其向社会主义的过渡[A];民族学研究第六辑[C];1985年

6 王玉;;草原“生态”建设与少数民族繁荣[A];生态环境与民族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张国媛;;浅谈如何激发少数民族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新疆卷)[C];2010年

8 刘建业;;重视少数民族史料的征集与研究[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9 袁冰;石东平;;试论宋代运气学说对方剂学的影响[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周兴涛;;宋代的武学博士[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涛;我国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N];北京日报;2003年

2 锡玉;少数民族饮酒风俗[N];中国妇女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李士杰;倾听各界少数民族人士的声音[N];中国民族报;2004年

4 杨勇胜;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产权(下)[N];中国民族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阿勒得尔图;伊金霍洛: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第一旗”[N];中国民族报;2005年

6 黄建铭;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信仰文献资料亟待保护[N];中国民族报;2005年

7 吉狄马加(彝族);怎样才能繁荣少数民族文学[N];中国民族报;2005年

8 本报评论员;为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N];贵州日报;2005年

9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性文件[N];海南日报;2005年

10 王乐民;200种民族药成处方药[N];健康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雨前;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审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2 陈战峰;宋代《诗经》学与理学[D];西北大学;2005年

3 廖寅;宋代两湖地区民间强势力量与地域秩序[D];武汉大学;2005年

4 王福鑫;宋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5 王钟杰;宋代县尉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6 刘缙;宋代正规军军事训练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德全英;民族区域自治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魏华仙;宋代消费经济若干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9 高楠;宋代民间财产纠纷与诉讼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10 杨军;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一娈;试论宋辽的茶叶贸易[D];吉林大学;2007年

2 彭韬;宋代木版画中的民俗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3 马永娟;宋代举告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4 鹿军;宋代县级公吏职务犯罪考察[D];河北大学;2005年

5 刘慧;宋代两浙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6 王治华;宋代儿科文献学术成就研究[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7 何亚莉;商品经济发展与宋代福建社会结构变迁[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8 黄敏捷;宋代江南市镇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苗玉勤;试论宋代妇女的地位及其社会作用[D];郑州大学;2005年

10 弋杨;宋代江西书院及其发展的社会环境[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80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80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a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