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中国与拜占庭帝国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9 13:10
【摘要】:正除了亚历山大东征外,古代中国与希腊一罗马世界的交流,主要有三个繁荣阶段:两汉与罗马帝国时期、隋唐帝国和拜占庭帝国时期以及蒙古帝国时期。~①因此研究中古时代的中西关系,必须重视中国与拜占庭帝国的联系。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脱胎于4世纪上半叶的罗马帝国,于5世纪末6世纪初走向强盛。
[Abstract]:In addition to Alexander's eastward expedition, the exchanges between ancient China and Greece and Rome were mainly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of prosperity: the Han Dynasty and the Roman Empire.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 Byzantine Empire and the Mongolian Empire. 1 therefore, in the study of the Sino-Western relations in the Middle Ages, we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Byzantine Empire. The Byzantine Empire (the Eastern Roman Empire) was born from the Roman Empire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4 th century and became strong at the end of the fif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sixth century.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134;K2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家玲;;拜占庭还是塞尔柱人国家?——析《宋史·拂凔国传》的一段记载[J];古代文明;2009年04期

2 陈志强;拜占廷皇帝继承制特点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徐家玲,崔艳红;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J];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06期

2 马锋;;从戴克里先到查士丁尼时代的军事变革[J];古代文明;2012年04期

3 罗春梅;;12世纪末拜占廷贵族势力失控现象论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08期

4 武鹏;;《宋史》中的拂凔国形象考辩[J];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05期

5 陈志强;;我国拜占庭文化研究的新动向[J];世界历史;2007年06期

6 沈瑞英;;君士坦丁堡沦陷与欧亚军事、政治格局变化[J];军事历史研究;2009年04期

7 武鹏;;450—584年“无皇子时期”的拜占廷皇位继承特点[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4年09期

8 罗春梅;;论拜占廷帝国科穆宁制度的历史作用[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9 赵法欣;;普塞洛斯《编年史》的特点及其在中世纪欧洲史学的地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康英;凯撒利亚的尤西比乌斯及其《基督教会史》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崔艳红;普罗柯比《战记》研究[D];南开大学;2003年

3 张俊芳;14-16世纪拜占廷学者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4 邹薇;尼基塔斯·侯尼亚迪斯《记事》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武鹏;奠基与转型时代[D];南开大学;2009年

6 陈悦;11世纪拜占廷女皇现象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施志杨;政治笼罩下的宗教纷争[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连港;宋代内禅政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王航;简析拜占庭皇室女学者安娜·科穆宁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绪山;6—7世纪拜占庭帝国与西突厥汗国的交往[J];世界历史;2002年01期

2 尹忠海;徐家玲;;紫袍与权力——从瓦西里二世的墓志铭说起[J];学习与探索;2007年06期

3 张绪山;百余年来黎轩、大秦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忠海;评陈志强教授和他的《拜占庭帝国史》[J];世界历史;2005年02期

2 林英;;20世纪中国与拜占庭帝国关系研究综述[J];世界历史;2006年05期

3 尹忠海;;拜占庭帝国转型与权力组织资源的有效性——关于约翰·哈尔顿《拜占庭史》的初步解读[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4 尹曲;;拜占庭帝国是怎样灭亡的[J];历史教学;1956年03期

5 陈兆璋;;奻娭拜占庭帝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几个UO楲[J];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4年01期

6 徐家玲;论4至6世纪拜占庭帝国的经济复苏与转轨[J];历史教学;2000年04期

7 徐家玲,崔艳红;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J];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06期

8 厉以宁;论拜占庭帝国的灭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张日元;;拜占庭帝国早期基督教政治角色研究[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09期

10 沈子建;;由拜占庭帝国的兴盛说开去[J];国防;200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李龙;拜占庭帝国的军事创新[N];解放军报;2006年

2 绪强;中国与拜占庭帝国关系研究的拓荒之作[N];中华读书报;2012年

3 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 彭兴庭;历史上的通货膨胀与国家兴衰[N];经济参考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翘;拜占庭帝国东部边疆及维护方略(863年-1071年)[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爽;公元前3-公元6世纪亚欧大陆丝绸贸易[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宇方;拜占庭帝国犹太人社会地位研究(641-1453)[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孙静静;962-1025年拜占庭帝国对外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刘任;拜占庭帝国时期的克尔松[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阳;阿莱克修斯一世外交政策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5 崔艳红;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D];东北师范大学;2000年

6 杨盼着;试论中世纪的欧洲观念[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480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80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4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