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革命新论
[Abstract]:......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2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弘,靳力;试论王莽新朝的工商管理政策[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徐泉甫;王莽改制失败原因新论[J];青海社会科学;1991年06期
3 任佶O;王莽的献媚与喜谄[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刘保贞;从《孝至》后半篇看扬雄对王莽的态度[J];晋阳学刊;2003年03期
5 顾锡兰;李长华;;野心家、阴谋家王莽[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4年03期
6 徐鸿修;秦汉时期两次大规模更改地名的比较[J];文史哲;1997年02期
7 陈忠锋;;王莽富民思想探微[J];历史教学问题;2008年01期
8 田久川;;一张大嘴说丢一个江山——王莽空言亡国史鉴[J];东北之窗;2009年15期
9 马立诚;;乌托邦改革家王莽[J];国学;2011年03期
10 苏诚鉴;;王莽币制平议[J];安徽史学;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明道;;浅议王莽货币思想的科学性先进性[A];钱币文论特辑(第三辑)[C];2006年
2 董寅生;;邳彤事功考[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3 葛志毅;;战国秦汉之际的受命改制思潮与谶纬之学的兴起[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4 葛志毅;;战国秦汉之际的受命改制思潮与谶纬之学的兴起[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薛梦潇;;东汉“行春”考[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马植杰;;试论东汉的士风[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7 卜风贤;樊志民;;两汉宫廷斗争中用毒现象透析[A];第一届中国古代毒物学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徐承泰;;东汉时期货币铸造及管理机构的探讨[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一期[C];1999年
9 方铭;;儒学复兴与西汉官僚的道德操守[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10 尹钧科;;两汉昌平县新解[A];纪念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建立十周年历史研究所研究成果论文集[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立诚 北京学者,,评论家;乌托邦改革家王莽[N];经济观察报;2007年
2 汪清;王莽何以改革州制[N];光明日报;2006年
3 叶世昌;王莽变乱币制[N];国际金融报;2001年
4 刘桂芹;王莽时期的“货布”钱范[N];中国文物报;2002年
5 主持人:文玲 嘉宾:钱币专家 金木;漫话金错刀[N];金融时报;2005年
6 卢布林;莽钱知多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7 王坤;王莽:古今第一铸钱手[N];金融时报;2000年
8 记者 王朝霞;破解王莽与西域战争之谜[N];甘肃日报;2002年
9 李秀鲁;中国历史上惟一的济南籍皇帝王莽[N];联合日报;2010年
10 白钢;论中国历史上的改革[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忠锋;王莽理想政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刚;学与政[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特日格乐;西北简牍所见汉匈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4 张小锋;西汉中后期政局演变探微[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5 彭海涛;汉代宗室王侯犯罪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柏中;两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赵瑞军;刘秀“退功臣而进文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涵静;出土资料所见王莽时代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晓轩;王莽的民族思想和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琰;礼制兴革与王莽代汉[D];山西大学;2011年
4 陈世;论王莽的政治理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孔凡华;王莽、刘秀以儒治国之比较[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英慧;王莽、刘秀以儒治国之比较[D];安徽大学;2007年
7 高海云;两汉之际儒生价值观念分析[D];苏州大学;2011年
8 杨林;汉代自杀现象探析[D];郑州大学;2011年
9 尤若;先秦学术思想与西汉社会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史建刚;两汉之际的厌汉与思汉[D];西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84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84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