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汉农业功能的国家定位与制度强化

发布时间:2019-06-03 07:50
【摘要】:至战国时期思想家已经形成对农业功能的全面发掘,充分论证了其在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教化、文化孕育及技术传承等方面的功能。以此为基础,各国变法在治国方略、制度规定和民风淳化等方面变革农政,明确了农业的国家战略地位,并尝试将农业多功能制度化。秦汉时期举国重农体制和农业管理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则标志着农业多功能凝入国家制度体系。
[Abstract]:......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F329;K231;K2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樊志民,朱宏斌;月令书与中国传统农业管理思想之嬗变[J];中国农史;2002年03期

2 王勇;;秦汉地方农官建置考述[J];中国农史;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皓政;;一部诗意的“历史”——论《聊斋志异》的文本性质与历史品格[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4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5 吴树勤;杨学坤;;以公心辨:辩论理念的回归与超越[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6 张晓英;;“钱刀”与《白头吟》创作时代蠡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7 刘洪强;;“姜维之母”的疏漏——兼谈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中“逻辑错误”的修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8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9 吴树勤;;礼学视野中的天人统一论——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实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10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张虹;;“五脏相音”理论在耳鸣诊治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7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8 仇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的繁荣——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文化差异和冲突[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9 樊国萍;;试论墨子“名实论”对分析金融危机的启示[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宋超;;“先农”与“神农炎帝”——以里耶、周家台秦简为中心的讨论[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祝娇娇;医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卜宪群;;秦汉之际乡里吏员杂考——以里耶秦简为中心的探讨[J];南都学坛;2006年01期

2 萧放;;《四民月令》与东汉贵族庄园生活[J];文史知识;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一民;;战国秦汉时期爵制和编户民称谓的演变[J];学术月刊;1982年09期

2 丁毅华;;战国秦汉社会的长者慕尚[J];文史知识;1999年11期

3 赵李娜;;战国秦汉时期河东地区商业状况初探[J];理论界;2009年05期

4 白春霞;;战国秦汉时期蛇信仰与政权之关系[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宋杰;汉代雇佣价格辨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6 任芬;战国秦汉时期妇女的法律地位[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7 张弘;战国秦汉时期私商类型叙论[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8 丁邦友;;从《管子轻重篇》所载的粮价看“锱”的释义[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9 袁祖亮;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相国与丞相[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6期

10 张弘;战国秦汉时期重商与轻商观念的嬗变[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运中;;战国秦汉时期人口大东流与淮盐产业兴起[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2 王鑫义;;东晋南朝时期淮河流域农业生产述论[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王纪潮;;中国古代巫、毒关系之演变——战国秦汉简帛材料中有关毒的人类学观察[A];第一届中国古代毒物学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陈怀仁;;略论朱元璋的民本思想[A];明史研究第5辑——纪念李洵先生75诞辰专辑[C];1997年

5 王志邦;;东晋南朝浙江农业生产的发展[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6 郭继汾;;略论五代时期柴荣的改革[A];河北省史学会通讯(1984第1期)[C];1984年

7 王岸茂;;王安石变法中的先后缓急[A];河北省史学会通讯(1984第1期)[C];1984年

8 宋超;;“先农”与“神农炎帝”——以里耶、周家台秦简为中心的讨论[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9 顾奎相;;第三讲 评说“澶渊之盟”的是是非非[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7——辽海讲坛·第五辑(历史卷)[C];2009年

10 张殿吉;;商鞅变法与小农经济[A];河北省历史学会一九八○年年会论文选[C];198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田学科;人类农业生产始于1万年前[N];科技日报;2006年

2 李傲雪 刘广瑞;汉宣帝之母:赵女“入后宫,遍诸侯”的一个实例[N];光明日报;2009年

3 吴光;以《诗》证史 钩玄发微[N];光明日报;2007年

4 刘玉峰;汉初经济政策的成效和经验[N];学习时报;2008年

5 胡显中;管仲:集“三不朽”于一身的典型[N];光明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常量;王亥———历史长河中的巨星[N];商丘日报;2006年

7 无庐;巴蜀之地 大汉粮仓[N];成都日报;2006年

8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 赵晓军;秦国军队和刑徒的粮食供给制度[N];中国文物报;2006年

9 张志善 白岸汀;凤岗叠翠姜Z牧闧N];山西日报;2006年

10 国风;三国屯田制度下的渠陂事业经营(上)[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周方高;宋朝农业管理初探[D];浙江大学;2005年

2 李文涛;气候视野下的北朝农业经济与社会[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梁安和;贾谊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4 甄尽忠;先秦时期社会救助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5 吴继轩;元明清时期菏泽地区农业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侯江红;唐朝政府农业经济职能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7 阮思华;清代台湾农业经济研究(1683~1895年)[D];暨南大学;2003年

8 李金玉;周秦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与实践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张青瑶;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及驱动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阿丽;从战国秦汉时期的云中郡看农牧文明的对立与统一[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王朝阳;战国秦汉时期梁宋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条件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3 白春霞;战国秦汉时期龙蛇信仰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姜军;战国官营借贷活动初探[D];吉林大学;2007年

5 布留宪;略论科技对唐代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惠苑;商代的农业经济与殷商文明[D];郑州大学;2005年

7 孙立梅;北宋陕西路缘边地带农业发展状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晓洁;唐代山西地区农业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宗金林;秦汉时期河南地区农业与环境条件[D];郑州大学;2009年

10 尹建强;东汉小农生活状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917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917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d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