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四川私学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9-06-06 00:10
【摘要】:宋代是我国学校类型繁多,教育兴旺发达的朝代。不仅有传统的官立学校和私立学校,而且又创立了我国特有的教育机构书院;不仅重视学校教育,而且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Abstract]:Song Dynasty is a dynasty with many types of schools and prosperous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re are not only traditional government schools and private schools, but also the uniqu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colleges in our country, which attach importance not only to school education, but also to family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牡丹江师范学院统战部;
【分类号】:K244;G5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果,赵治乐;也谈宋代书院与同时代的欧洲大学[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黄士华;;对《宋代温州的学校教育》几点补正[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3 朱鹏;;宋代温州的学校教育[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4 徐晓望;论宋代福建经济文化的历史地位[J];东南学术;2002年02期

5 冯国梅;;宋代岭南谪宦谪居心态[J];台声.新视角;2006年01期

6 刘锡涛;;江西宋代人才地理研究[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夏宝君;;宋代书籍广告的形式与传播特色[J];编辑之友;2011年06期

8 蔡庆发;略论宋代兴化军文化教育[J];莆田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易自歧;宜春昌黎书院[J];江西教育;1981年12期

10 张宪文;;清代温州东山、中山书院史事考录[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布生;;朱熹创建竹林诸精舍与兴复白鹿诸书院考[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2 吴海波;;两淮盐商与清代文教事业[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3 黄金钟;;朱熹与福建书院考评[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4 李劲松;;五代时期的江西书院考述[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5 周兴涛;;宋代的武学博士[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杨文新;;宋代状元宰相梁克家述评[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池小芳;;义学的性质与功能[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崔正德;曹正庆;;宋明时期江西人才盛况及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9 李建兰;;欧阳守道与白鹭洲书院[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10 刘锡涛;高林强;;清代福建人才地理分布研究[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禾丽采;古代的“书院”[N];云南政协报;2004年

2 申霞;明末书院的创建和毁禁[N];中国档案报;2004年

3 杨齐生;宋代的四大书院[N];中国审计报;2004年

4 左漫莹 余贤杰;清代兰州的三大书院[N];兰州日报;2005年

5 李广生 刘建岱;明清书院兴与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6 董生贵;陇南的古书院[N];民主协商报;2006年

7 金鉴;汇芳书院[N];中国档案报;2002年

8 湘妃竹;我国古代著名书院[N];甘肃经济日报;2001年

9 薛林荣;清朝的秦安书院[N];天水日报;2005年

10 岳毅平;漫话徽州书院[N];江淮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时龙;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1526—1626[D];复旦大学;2004年

2 廖寅;宋代两湖地区民间强势力量与地域秩序[D];武汉大学;2005年

3 王福鑫;宋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 王钟杰;宋代县尉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5 刘缙;宋代正规军军事训练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魏华仙;宋代消费经济若干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7 高楠;宋代民间财产纠纷与诉讼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8 谭景玉;宋代乡村行政组织及其运转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王晓龙;宋代提点刑狱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10 陈志英;宋代物权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慧;宋代福建科举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朱茹;宋代江西孔庙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马永娟;宋代举告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4 鹿军;宋代县级公吏职务犯罪考察[D];河北大学;2005年

5 刘慧;宋代两浙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6 何亚莉;商品经济发展与宋代福建社会结构变迁[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黄敏捷;宋代江南市镇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苗玉勤;试论宋代妇女的地位及其社会作用[D];郑州大学;2005年

9 弋杨;宋代江西书院及其发展的社会环境[D];四川大学;2005年

10 胡坤;宋代辟举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93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93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d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