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州宗族执事人员的经济管理活动
[Abstract]:Deacons are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in Huizhou clan societ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hose names and names are complicated. As an important member of the clan affairs management operation system, they are very concerned about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management of economic affairs within the family.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activities of Huizhou clan deacon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mainly related to the collection of grain rent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rent collection ratio, the payment of taxes, the comprador of sacrifices, the registration of clan property, income and expenditure, trading, interest generation and verification, and the manage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Yi Rent Valley. The sending of merit and fame reward bank, the operation of clan public box system, the supervision of intra-ethnic economic and financial activities, and so on.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management, the deacons of Huizhou cla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played a coordinated role in each other, and carried out the necessary division of labor,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In order to prevent deacons from cheating for personal gain or neglecting their duties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management, Huizhou clan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formulated many normative provisions and restricted them. Under the careful design and standardized operation of Huizhou cla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ll kinds of deacons played their due role in the management of clan economic affairs,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promoted the benign and orderly operation of the social economy of their clan.
【作者单位】: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S036)
【分类号】:D691;K2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瑞;;明清时期徽州宗族中的房长及其权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陈瑞;;清代徽州族长的权力简论[J];安徽史学;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瑞;;明清时期徽州宗族中的房长及其权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王志龙;;近代安徽族田经营研究[J];安徽史学;2010年05期
3 沈昕;;明清徽州祁门善和程氏宗族结构研究[J];安徽史学;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党晓虹;中国传统乡规民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谢冬霜;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管理者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佘康乐;微山湖渔民宗族的当下实践[D];山东大学;2012年
3 孙家留;近代歙县乡村共同体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瑞;;明清时期徽州族谱的控制功能[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陈瑞;;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对族人的职业控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陈柯云;明清徽州族产的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4 周致元;明代徽州的教化措施及其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5 刘道胜;;明清徽州宗族的分房与轮房——以文书资料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6 陈瑞;;清代徽州族长的权力简论[J];安徽史学;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道胜;明清徽州宗族关系文书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卞利;;明代徽州谱牒的纂修、管理及其家国互动关系研究[J];江海学刊;2010年01期
2 庄华峰;明清徽州书院考述[J];江淮论坛;1993年03期
3 居蜜;明清时期徽州的宗法制度与土地占有制——兼评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J];江淮论坛;1984年06期
4 唐力行;明清徽州木商考[J];学术界;1991年02期
5 赵华富;元代的新安理学家[J];学术界;1999年03期
6 李明;明清苏州、扬州、徽州三地风俗的互动互融——兼谈“苏意”、“扬气”与“徽派”[J];史林;2005年02期
7 刘淼;略论明代徽州的土地占有形态[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02期
8 唐力行,申浩;差异与互动:明清时期苏州与徽州的市镇[J];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9 陈瑞;;元代徽州的宗族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宋汉理;《新安大族志》与中国士绅阶层的发展(800—1600年)[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日根;;明清福建民间规约与社会管理的经验与借鉴[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2 卞利;;清代中期棚民对徽州山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秩序的影响[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3 彭超;;再谈火佃[A];明史研究第1辑[C];1991年
4 彭超;;从两份档案材料看明代徽州的军户[A];明史研究论丛(第五辑)[C];1991年
5 颜军;;明清时期徽州族产经济初探——以祁门善和程氏为例[A];明史研究第5辑——纪念李洵先生75诞辰专辑[C];1997年
6 若亚;;《徽商与明清徽州教育》出版[A];明史研究第8辑[C];2003年
7 周绍泉;;明清徽州亩产量蠡测[A];明史研究第2辑——纪念谢国桢先生九十诞辰专辑[C];1992年
8 栾成显;;弘治九年抄录鱼鳞归户号簿考[A];明史研究第1辑[C];1991年
9 张晓婧;;明清徽商兴办书院的动机及其社会功能[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振忠;;论述明清江南商业发展的力著——《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评介[A];明史研究第6辑[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顺辉;徽州宗族评说[N];黄山日报;2005年
2 安徽大学 卞利;徽州谱牒研究宏观与微观的考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徐海啸;永乐朝徽州屯田文献[N];黄山日报;2005年
4 卞利;国家禁赌法令在徽州民间的实施[N];光明日报;2001年
5 岳毅平;漫话徽州书院[N];江淮时报;2005年
6 江志伟;徽州的银锁算盘[N];江淮时报;2006年
7 王国建;死刑犯编成的《丝绢全书》[N];中国档案报;2004年
8 吴熙祥;探寻古徽道(下)[N];江淮时报;2006年
9 赵焰;漫漫徽商路[N];安徽经济报;2006年
10 吴熙祥;探寻古徽道(上)[N];江淮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长琨;家庭背景与明代徽州双籍进士的地位升迁[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2 郑小娟;徽州典商在明清徽商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琳;明清徽州婚姻若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2 杨晴;《管子》的社会管理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萍;从《徽州千年契约文书》看清代徽州民间纠纷和诉讼[D];厦门大学;2006年
4 宋沅沅;从《张家山汉简》看汉初中央对地方的管理[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桑晓丹;论西汉宗族的兴衰与社会流动[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6 张向丽;商代国家结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7 姜昧茗;论影响明清徽州民居的社会文化因素及表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黄菲;清初禁毁徽人著述之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9 陆贤涛;明清徽商与徽州刻书业[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敏;农民弃农经商对农村社会变迁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96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96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