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法典》探析
[Abstract]:The Genghis Khan Code, which was born 800 years ago, as an outstanding creation of the Mongolian nation, has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the northern grassland civilization and even the whole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shown in this ancient code on the prairie make us revered today: it is the true record and reasonable transformation of Mongolian traditional customary law, and has distinct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t is a positive response to the social situation and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 of Mongolia, in line with the social needs of that time, it is a full expression of the moral character expected by human beings, and has a higher level of morality. It has a broad spirit of tolerance and openness, and promotes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egal civiliz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传统中国的司法与社会”(编号:CXZZ12_0329)
【分类号】:K2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红蕾;试论成吉思汗的法律思想[J];西北史地;1995年01期
2 马曼丽,安俭;论成吉思汗的奖惩机制[J];民族研究;2001年04期
3 包斯钦;;草原文化:关于定义和学理建构的探讨[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澍;蒲松龄远祖蒲鲁浑与蒲居仁小考[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2 赵华富;元代契尾翻印件的发现[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张金铣;;元两都之战及其社会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陈瑞;;元代安徽地区的书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赖秀兰;;成吉思汗《大札撒》中生态法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7 龚光明;杨旺生;;元代农业灾害成因论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8 雷静;;历史时期新疆地区农业灾害发展述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9 柴福珍;;大蒙古国时期蒙古草原上的社会经济[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5期
10 于志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期的气候变迁与沙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吴海涛;;元明之际淮北地区的社会变迁[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辛德勇;;论所谓明铜活字印书于史初无征验——附论明代的金属活字印本[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5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孙文政;孙仁;;金东北路界壕边堡建筑时间考[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6年第4期(中国·齐齐哈尔金长城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6年
7 彭占杰;;论金东北路长城及金长城线出土之官印[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6年第4期(中国·齐齐哈尔金长城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6年
8 赵晓明;;我国反假货币法律的考察与探究[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9 朱亚非;;明初以德睦邻与劝和息争[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10 宝力格;盛明光;黄金;;论草原文化[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丛海平;元代军事后勤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宫海峰;元代制度中的若干蒙古文化因素考察[D];南京大学;2010年
5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西亚;金代图书出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周景勇;中国古代帝王诏书中的生态意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邹明军;《文献通考·经籍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莹;清代东北地区物产变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冬冬;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作海;魏焕《皇明九边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吕宗敏;何秋涛《朔方备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余德芹;元明时期法医学文献整理研究[D];贵阳中医学院;2010年
7 戴学艳;中外文化碰撞中的天津形象[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潘文芳;“二十四孝”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慧智;中日文化交流中的铜镜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常雯婕;文化交流、融合进程中民族服饰的流变[D];云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吴团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05期
2 吴团英;;关于草原文化研究几个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年01期
3 奎曾;;草原文化:北方游牧文化的发展[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1991年04期
4 哈斯塔娜;;草原文化概念辨析[J];前沿;2011年17期
5 包玉山;;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碰撞·结果·反思——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的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04期
6 马桂英;;略论草原文化的特征[J];天府新论;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珊子;;元上都:故都的记忆[J];绿色中国;2006年19期
2 黄震云;契丹的由来和辽代的建元(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497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97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