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西北吐蕃与甘州回鹘、辽朝、西夏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9-08-13 07:47
【摘要】:北宋时期,宋、辽、夏三国在西北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并导致这一地区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北宋初年,西北地区的吐蕃部族,已基本结束族种分散的混乱局面,先后在河西、河湟两地建立政权,即"凉州六谷蕃部"(11世纪初期至1028年)和"U厮Up政权"(1008~1104年),成为影响当地局势的重要力量,受到周边民族政权的极大关注。西北吐蕃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积极发展与这些民族政权的关系。党项西夏是西北吐蕃的最大威胁。因此,西北吐蕃始终将"联宋抗夏"作为其基本的对外政策。虽然双方也曾有过友好合作的时期,却十分短暂和脆弱。至于国朝,当党项尚未崛起之时,将西北吐蕃,特别是凉州吐蕃视为其征服的对象,当西夏建立,辽朝更多时候充当的是河湟吐蕃的同盟者。关于甘州回鹘,由于地理位置的相似性和利益的统一性,其始终是西北吐蕃的忠实合作者。
[Abstract]: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Song, Liao and Xia fought fiercely in northwest China, which led to the complexity of ethnic relations in this area. In the early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Tubo tribes in the northwest region basically ended the chaotic situation of ethnic dispersion, and successively established regimes in Hexi and Hehuang, namely, "Liangzhou six Valley and Tomb Department"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11th century to 1028) and "U, Up regime" (1008 脳 1104), which became an important force affecting the local situation and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from the neighboring ethnic regimes. For its ow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ubo in northwest China has actively develope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se ethnic regimes. The Western Xia Dynasty is the biggest threat to Tubo in northwest China. Therefore, Tubo in northwest China always regards "Liansong Anti-Xia" as its basic foreign policy. Although the two sides also had a period of friendly cooperation, it was very short and fragile. As for the State Dynasty, when the party project had not yet risen, the northwest Tubo, especially the Liangzhou Tubo, was regarded as the object of its conquest. When the Western Xia Dynasty was established, the Liao Dynasty was more often acting as the ally of Hehuang Tubo. With regard to the Ganzhou Uighur, due to the similarity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the unity of interests, it has always been a loyal partner of Tubo in Northwest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所;
【分类号】:K244;K24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刘倩;;元西域人华化之先导蒲寿[悸踇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鲍新山,张其凡;北宋名臣谢泌生平及思想述评[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5 陈友冰;;论梅尧臣涉农诗的文学个性及其史学价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王艳;;北宋汴渠水利工程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7 张显运;;宋代耕牛牧养技术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8 邱云飞;孙良玉;;宋代农业自然灾害史论[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9 马华阳;;宋代麦粟种植的南下及原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10 郭志安;王娟;;北宋水碾xY业中的官私博弈[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万明;;明代税票探微——以所见徽州文书为中心[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李军;;晚唐凉州控制权转移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4 孙文政;孙仁;;金东北路界壕边堡建筑时间考[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6年第4期(中国·齐齐哈尔金长城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6年

5 姜鹏;;宋初文治导向与经筵缘起[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6 杜林渊;张小兵;;北宋时期陕北地区的农业发展[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杨森;;民间所谓的和田“羊脂玉”和敦煌五代文献中的“燕脂表玉”[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笃才;;中国古代判例考论[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9 王红;赵婷婷;;论榷盐制度对宋统治的影响[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10 霍有光;;陕西古代金矿开采简史[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31)[C];199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6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7 闫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8 梅国宏;都市文化视域中的宋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曾璐;明清江南宗族族产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魏蔚;关于契丹建辽的几个重大史实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一;契丹西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欣;《契丹国志》史源疏证举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霍旭东;从汝窑、修内司窑和郊坛窑的技术传承看宋代瓷业的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丁亮;明代役的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9 徐彦峰;“权力的合理架构”: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君臣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高璇;两宋时期的海陆民间对外贸易[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庆夫;金山国与甘州回鹘关系考论[J];敦煌学辑刊;1999年01期

2 刘兴亮;;宋代西北吐蕃联姻问题探析[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苏北海,周美娟;甘州回鹘世系考辩[J];敦煌学辑刊;1987年02期

4 陈炳应;也谈甘州回鹘[J];敦煌学辑刊;1990年02期

5 李锡厚;《辽史》与辽史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年05期

6 杨莉,杨慧芳;试论辽朝前期的政争与封建化的关系[J];学术探索;2002年03期

7 陶玉坤;;北宋对契丹归明人的安置[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舒焚;辽朝中期的改革[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5期

9 杨树森;《辽史·地理志》所记辽朝北界辨误[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10 张国庆;辽代牧、农经济区域的分布与变迁[J];民族研究;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学勤;;从扎兰屯出土的辽代窖藏钱币谈辽朝对北疆地区的开发[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八辑)[C];2006年

2 周兴涛;;宋代的武学博士[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孟广耀;;术不姑与辽朝的关系[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1)[C];1981年

4 霍宇红;;浅谈辽朝的历史作用[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关树东;;辽朝州县制度中的“道”“路”问题探研[A];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辑——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及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何天明;;从边境铜铁钱交易看辽代铁钱与钱币铸造[A];辽、金、西夏、元货币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2年

7 杨文新;;宋代状元宰相梁克家述评[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郭康松;吴琦;;中原典籍的入辽及其贡献[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田广林;;辽朝上京的营建及其划时代意义[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韩生存;马志强;;论西京大同在辽宋贸易中的地位[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二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辽宁省社科院历史所 刘肃勇;辽朝处决死囚的特异刑制[N];团结报;2010年

2 吉林社科院 周惠泉;辽朝议政的独特方式——捺钵制度[N];社会科学报;2006年

3 汪黎明;从宋代酿酒业看瓷器生产[N];中国文物报;2002年

4 朱玉宝;宋代的官、职分离制度[N];中国人事报;2001年

5 庄华峰 宋 标;宋代的社会救济事业 [N];光明日报;2002年

6 何宪景;宋代惩贪“教而后行”[N];检察日报;2001年

7 田广林;草原与大海的对话[N];光明日报;2007年

8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王曾瑜;也谈河北境内的辽宋时代古地道[N];北京日报;2008年

9 庄华峰;宋代长江流域的雕版印刷业[N];光明日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李信;阿骨打与“大金碑”[N];吉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纪楠楠;辽代民族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钟杰;宋代县尉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3 刘缙;宋代正规军军事训练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廖寅;宋代两湖地区民间强势力量与地域秩序[D];武汉大学;2005年

5 王福鑫;宋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6 高楠;宋代民间财产纠纷与诉讼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7 陈志英;宋代物权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8 谭景玉;宋代乡村行政组织及其运转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王晓龙;宋代提点刑狱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10 卫亚浩;宋代乐府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一娈;试论宋辽的茶叶贸易[D];吉林大学;2007年

2 鹿军;宋代县级公吏职务犯罪考察[D];河北大学;2005年

3 刘慧;宋代两浙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4 苗玉勤;试论宋代妇女的地位及其社会作用[D];郑州大学;2005年

5 付海妮;宋代后妃临朝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马永娟;宋代举告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7 黄敏捷;宋代江南市镇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弋杨;宋代江西书院及其发展的社会环境[D];四川大学;2005年

9 胡坤;宋代辟举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10 华春勇;宋代太医局医学教育诸问题初探[D];西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25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525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c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