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序》中刘向的身世之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硕民;《韩诗外传》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裘士京,张翅;略论两汉察举制度与人才选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李小波;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邓小南;“正家之法”与赵宋的“祖宗家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7 刘守芬,王洪波,姜涛,陈新旺;对中国古代廉政法律制度的历史考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张涛;荀悦易学思想初探[J];北方论丛;2000年06期
9 赵旭;论北宋法律制度中“例”的发展[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10 蒋铁初;中国古代精神病人犯罪法探析[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2 林星;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D];厦门大学;2004年
3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4 郭颖;《诸病源候论》词语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王琪;上古汉语称谓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丁进;周礼与文学[D];复旦大学;2005年
7 张巍;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潘俊杰;先秦杂家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9 杨民;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的深层次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李彤;礼教形成中的汉代妇女生活[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庆;论李渔家班的演剧之路[D];上海戏剧学院;2002年
2 李昊;《焦氏易林》词汇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杨怀源;《段注》“废、行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斯琴毕力格;太初历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5 黄富成;两周独弨马车构造技术的探索[D];郑州大学;2004年
6 宋明慧;《列女传》语言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郭妍琳;中国戏曲与市场流变[D];东南大学;2004年
8 陆岩军;江淹及其作品简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林松波;试论孔子的“大一统”思想[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索明杰;匈奴对西汉王朝的政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二旺;;论汉代妇女贞节礼教的定型[J];江汉论坛;2011年08期
2 ;“孟母三迁”得花多少钱?[J];现代青年(细节版);2011年06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吕宗力;;谶纬与两晋南朝的政治与社会[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熊伟华;张其凡;;关于《四库全书总目》之提要与书前提要的差异问题[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连伟;;《国语·齐语》与《管子·小匡》辨析[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郑富林;与古遗址和谐相处[N];西安日报;2006年
2 唐乐群;古贤论宝[N];中国老年报;2001年
3 记者 刘向华 王晓丽;“前郭尔罗斯乌力格尔”入选[N];吉林日报;2006年
4 周思源;秦始皇坑儒是事实,没背“黑锅”[N];中华读书报;2010年
5 汪受宽;酒泉地名来历考[N];光明日报;2004年
6 山东大学 王洲明;识典知本 讨源窥流[N];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婵;撩开古代“靓妹”孟姜女的神秘面纱[N];北京科技报;2006年
8 天波;范仲淹的天下忧[N];本溪日报;2009年
9 王顺才荐;为官“六正六邪”[N];中国老年报;2001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王子今;“不贪富贵”:汉代社会意识的明智闪光[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婷婷;汉代情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尹海江;《汉书·艺文志》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王绪霞;《晏子春秋》成书考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郎松雪;西汉文化转型与刘向、刘歆父子的文献学成就[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刘一春;刘向妇女观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曹玉兰;西汉文献整合透视与分析[D];郑州大学;2007年
4 胡正娟;汉代儒家女教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5 林琳;两汉《春秋》z@梁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周慧丽;崩溃与重构[D];宁波大学;2011年
7 赵海霞;对班昭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再认识[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尉博博;周代爵禄制度的形成与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宁;汉代母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马洪良;《史记》《战国策》对战国历史记载之比较[D];郑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541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554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