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匠籍制度下匠户的户籍与应役实态——兼论王朝制度与民众生活的关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范金民;清代废除匠籍的历史意义[J];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01期
2 王裕明;;明代总甲设置考述[J];中国史研究;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志华;谢雪娇;;唐卡符号在社会变迁中的建构与解读——以德格八邦噶玛噶孜唐卡画的田野调查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赵曦;赵洋;;全球化视野中羌族释比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对话分析——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中)[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赵曦;赵洋;;羌藏文化对话发展中的羌族释比文化——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吴欣;;明清时期京杭运河浅铺研究[J];安徽史学;2012年03期
5 阮ho;;浅析《三言》中的婚恋题材作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吴建冰;李作华;;稻作文化旅游与旅游发展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7 廖莹;;以城市雕塑为例阐释地域性公共艺术建设的意义——黔东南地区下司县入口城市雕塑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8 程志强;海瑞与张居正比较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梅碧波;;论“三言”中的士人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4期
10 刘晓斌;;刍议明末兵役制度与国家兴亡[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赫然;亓晓鹏;;法律父爱主义在权力运作中的困境[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刘春;;解析传统图形与现代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契合——以传统悬鱼造型图案在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中的运用为例[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4 周敏浩;刘彦蕊;;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范式与表现形式评述[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史艳兰;;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石林景区导游词的象征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6 杨孝鸿;;斗鸡及其内在的文化意义与社会时尚——以南阳英庄汉画像石《斗鸡图》为中心[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马漓,
本文编号:2563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563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