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建筑大师宇文恺与大兴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武廷海;;从形势论看宇文恺对隋大兴城的“规画”[J];城市规划;2009年12期
2 李令福;;隋唐长安城六爻地形及其对城市建设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杨鸿勋;;宇文恺承前启后的明堂方案——宇文恺一千四百周年忌辰纪念[J];文物;2012年12期
4 师海军;;不废江河万古流——隋代杰出科学家宇文恺[J];文史知识;2009年05期
5 姚远;;隋代建筑大师宇文恺[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3期
6 刘建民;;中国古代建筑大师——宇文恺[J];中学生百科;2006年1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廷海;;六朝建康规画[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年01期
2 刘海燕;吕文明;;风水形势论与中国城市传统空间的营造[J];城市问题;2011年06期
3 王树声;;宇文恺:划时代的营造巨匠[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3年01期
4 来嘉隆;王树声;;历史地段基于“关联耦合”理论的建筑设计[J];建筑与文化;2012年04期
5 岳东;;隋唐洛阳立面景观的形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9期
6 徐刚;;大建筑家宇文恺的建筑设计思想初探[J];兰台世界;2014年09期
7 李洪利;;隋代城市规划大师宇文恺的建筑人生[J];兰台世界;2014年24期
8 王婷婷;邵晶;;隋代建筑学家宇文恺修建长城考证[J];兰台世界;2014年24期
9 武小红;;隋代宇文恺的建筑设计探微[J];兰台世界;2014年30期
10 矫明阳;高凤;郝培尧;董丽;;基于SD法的城市带状公园植物景观评价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腾辉;从“帝都”到“天下”[D];复旦大学;2012年
2 谷健辉;曲阜古城营建形态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徐迈;汉唐长安空间与文学关系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田名川;当代中国城市秩序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逸之;阴阳五行与隋唐术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矫明阳;游人对带状公园植物景观感知和评价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吴良镛;从绍兴城的发展看历史上环境的创造与传统的环境观念[J];城市规划;1985年02期
2 王树声;;隋唐长安城规划手法探析[J];城市规划;2009年06期
3 李令福;隋大兴城的兴建及其对原隰地形的利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史念海;龙首原和隋唐长安城[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04期
5 史念海;西安地区地形的历史演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04期
6 史念海;唐长安城外龙首原上及其邻近的小原[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心喜;会走的房屋最先在中华大地出现[J];发明与革新;1995年02期
2 张仁沛;;宇文恺[J];建筑工人;1987年09期
3 姚远;;隋代建筑大师宇文恺[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3期
4 王树声;;宇文恺:划时代的营造巨匠[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3年01期
5 于志飞;;隋唐都城尺度设计方法新探[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年04期
6 侯兆年;;要保护好清乾隆年间形成的北京中轴线[J];北京规划建设;2012年02期
7 武廷海;;从形势论看宇文恺对隋大兴城的“规画”[J];城市规划;2009年12期
8 师永涛;;消失的长安[J];广西城镇建设;2012年04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介永强;;《隋大兴城佛寺考》拾遗[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韩隆福;;隋朝大兴城的建设与人届环境[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令福;;隋大兴城的兴建及其对原隰地形的利用[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戴京琦邋云鹏;大兴城管纠违章还盲道本色[N];北京社会报;2008年
,本文编号:2563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563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