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女子教育

发布时间:2017-03-21 07:04

  本文关键词:宋代女子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的核心是探讨宋代女子教育状况及其原因。论文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征引宋人笔记小说、墓志铭和文集中的材料,力图再现宋代女子教育状况。笔者创新有二:其一,将宋代女子教育分为宫廷、宦门和平民三个阶层,详细论述各自的教育渠道、内容与成就,避免前人笼统的概述,展示出宋代女子教育的时代特色。其二,概括出宋代女子教育所造就的女性文化的三个主要特色:女性词文化的繁荣,女伎的勃兴,女性自我意识某种程度的觉醒。 全文在结构的安排上,除摘要、引言、后记之外,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宫廷女子教育。首先从防范宫人干政的角度,简要讨论宋统治者对宫廷女子教育的重视。接下来,从女德、文化和游艺知识三个方面系统论述宫廷女子的教育内容。最后,对宫廷女子的教育成就进行阐述,并指出,宋宫廷严格的女德要求与封闭的空间,窒息了宫人个性的发展与才华的展示。 第二部分,宦门女子教育。首先讨论宦门女子的家长督课、夫妇研学和名人传学三个主要教育途径。其次征引宋人家范、文集以及小说中的材料,证明宦门女子教育的多样化、深层化。最后论证宦门女子是当时教育环境最为健康,教育成就最高的女性阶层。 第三部分,平民女子教育。平民女子由良家女子和婢妾娼优两大部分组成。良家女子的教育主要来自家长、塾师、专业技师以及僧侣道观。婢妾娼优的教育,除上述途径外,在与文人士大夫的亲密接触中,还获得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 ——浸染。最后,论述平民女子不凡的教育成就。 第四部分,,宋代女子教育造就的女性文化的繁荣。其繁荣表现为:第一,女性词文化的繁荣。宋代女子大都能词,而且在词方面的造诣达到了女性词史的颠峰。第二,女伎的勃兴。宋代女伎在数量上比前代增加,技艺更加精湛。第三,女性自我意识的某种程度的觉醒,突出表现在宋代女性对爱情的无限向往与大胆追求上。 WP=5 第五部分,追踪宋代女子教育勃兴的原因。崇儒政策与宋人向学的风气;商品经济的繁荣与社会风尚的变迁;浓厚的艺术氛围与相对开放的空间。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K24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7
  • 引言7-8
  • 一、 宫廷女子教育8-18
  • (一) 宫廷女子教育内容9-16
  • 1、 女德教育9-12
  • 2、 文化教育12-14
  • 3、 游艺教育14-16
  • (二) 宫廷女子教育成就16-18
  • 二、 宦门女子教育18-25
  • (一) 宦门女子教育途径18-21
  • 1、 家长督课18-19
  • 2、 夫妇研学19-21
  • 3、 名人传学21
  • (二) 宦门女子教育内容21-24
  • (三) 宦门女子教育成就24-25
  • 三、 平民女子教育25-35
  • (一) 良家女子的教育方式及相关内容26-29
  • 1、 家长督课26
  • 2、 塾师教育26-28
  • 3、 专业技师教育28
  • 4、 俗讲教育28-29
  • (二) 特殊形式的教育—婢妾娼优教育29-33
  • (三) 平民女子教育之成就33-35
  • 四、 宋代女子教育所造就的女性文化繁荣35-42
  • (一) 女性词文化的繁荣36-38
  • (二) 女伎的勃兴38-39
  • (三) 女性自我某种程度的觉醒39-42
  • 五、 宋代女子教育勃兴的原因42-52
  • (一) 崇儒政策与宋人向学的风气42-45
  • (二) 商品经济的繁荣与社会风尚的变迁45-47
  • (三) 浓厚的艺术氛围与相对开放的空间47-52
  • 参考文献52-55
  • 后记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希贵;追寻自由呼吸的教育[J];基础教育;2005年01期

2 李谨辰;;对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和定位的再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1年14期

3 楼梓杉;;教育就是发现差异[J];大众心理学;2011年06期

4 刘艺;;英语职业教育中语料库作用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5 李志霞;;初中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反思[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6 宋健;;论高等职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7期

7 张智梅;;大学生自杀预防探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9期

8 陈孝荣;;杯子教育我[J];江淮法治;2011年11期

9 谢芳;;蔡元培“美育代宗教”思想解读[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楚燕侠;;民族声乐教学发展方向的探索[J];音乐大观;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惠仙;;把握四个重点环节 做好班主任工作[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吴惠书;薛荣华;;缩小“数字鸿沟”与信息化建设[A];“数字鸿沟”与信息扶贫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3 林中梅;;论艺术体操的美育作用[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陈永红;段静;;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5 许庆勤;;弘扬企业安全文化 实施安全素质教育[A];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4年

6 徐吉云;;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陈冬丽;;论未成年公民的自我保护教育[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任宏;;浅谈地理信息科学的全民化教育[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薛莲;;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冯垛生;;国外高校电力电子技术教育的现状和改革趋势[A];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田伯平;女子书法散论[N];中国艺术报;2006年

2 张菲娜;华夏文明的"衣冠之治"[N];中国审计报;2006年

3 张景华;一台岭南舞 千载古粤风[N];光明日报;2007年

4 禹志明、王均宇;湄洲妈祖金身今秋巡游澳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5 本报记者 吕桓宇;主题公园 谁主沉浮?[N];河南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么加利;走向复杂:教育视角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胜利;教育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3 何小忠;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D];苏州大学;2005年

4 蔡苔芬;教育与温馨家庭的营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孔祥田;经验、民主与生活[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6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会可;共和国教育财政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纯阳;贫困地区农户的人力资本投资:对湖南西部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曹永国;自然与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叶晓川;清代科举法律文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莉;宋代女子教育[D];河南大学;2003年

2 贺轶玲;友爱:来自德性的声音[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冯静;网络教学中教师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周连;关于鄂西农村“留守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旭;南非《2005课程》改革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奇勇;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沈红宇;论世界观的形成及其教育[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

8 罗忠明;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若干专题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邝红军;教育辩证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佘亚荣;高中语文书册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方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宋代女子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59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e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