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后期进士释褐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8 14:44
【摘要】:进士科自隋朝创设,经过唐的发展,在唐中后期已是备受推崇,成为士林华选,进士出身更是被称为第一出身。进士科地位的提升自然和授予官职的品级及仕途前景有着莫大的关系。唐朝初期,不存在选人和官阙的关系,自然是及第即可授予官职,随着时间的推移,时至唐后期,尊贵如进士及第,竟也避免不了等待铨选的境地,所以这也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进士释褐问题,本文从影响进士释褐的科举与铨选制度的演进、藩镇辟署制度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朋党等问题为线索,试图刻画出进士释褐的相对清晰的全景图。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影响唐后期进士释褐相关制度和社会发展脉络的层面,主要从科举制度的变迁、进士科的发展状况、国家选官制度的更迭作出详细的说明。第二部分主要是讨论对唐后期对进士释褐影响最大的藩镇辟署这一层面,从中央辟署制度、藩镇辟署态度、进士释褐藩镇的仕途前景以及进士释褐藩镇的个人心态状况和社会评价方面经行讨论。第三部分是介绍进士释褐相关的朋党问题,因为朋党的对立影响到了进士释褐成功与否、仕途前景以及整个官僚结构的变动。本文认为,进士释褐问题涉及到了中央选官制度、藩镇辟署制度、朋党等官僚结构的变动等多方面的问题,进士释褐问题的呈现形式也透露出一个王朝兴衰的端倪,在不可逆的大时代背景下进士对自己如何定义,终将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文玉;;唐代士人缘何入幕成风[J];理论参考;2017年10期

2 蒋爱花;;高升台阁或沉寂下僚:唐代县尉的释褐途径[J];甘肃社会科学;2017年04期

3 王洋;;中晚唐进士的“入幕”风气[J];文史月刊;2016年03期

4 张希清;;宋朝贡举释褐授官制度述论[J];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03期

5 黄正建;;唐代的“起家”与“释褐”[J];中国史研究;2015年01期

6 高福顺;;辽朝及第进士释褐任官考论[J];学习与探索;2015年02期

7 周腊生;;中唐状元初始职任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8 吴继刚;;“释褐”类词意义嬗变[J];辞书研究;2012年03期

9 金滢坤;;中晚唐及第举人入幕的影响[J];文化学刊;2008年06期

10 金滢坤;;中晚唐及第举人入幕的若干问题[J];学术月刊;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翔;中晚唐五代藩镇文职幕僚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2 黎文丽;唐代校书郎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翔;唐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倩倩;唐代待选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钟吉梅;唐代进士及第者身份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均;唐五代文人入幕及其小说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黄俊;《唐代墓志汇编》所见入仕途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杨旗;唐代北京地区墓志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6 陆文洋;唐代中后期诸镇幕府中的校书郎[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王程乐;唐代方镇使府僚佐与笔记小说[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国清;后唐幕府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杨向奎;唐代守选起始时间考[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10 吴宝树;唐代进士群体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85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785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f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