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山水意识的历史变迁

发布时间:2020-12-06 11:30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水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谱系中占有重要一环。古代山水意识从先秦时的山岳、水神崇拜观念,到后来孔子“君子比德说”、老庄“逍遥说”哲学思想的加入,使山水与人的精神世界之间架设起易于沟通的桥梁。及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上述思想和当时“玄学”思想的影响下,古代人们的山水意识才开始真正觉醒,不再带有前朝认识山水时强烈的功利性目的和实用价值判断。但是由于当时时代背景的局限,此间对山水的意识也还只是停留在表面、肤浅和模糊的层面上,山水与人的距离是开始拉近了,可人们对于山水仍旧没有清晰、亲近、和谐的概念,而这种变化是在唐代才开始完成的。唐人的山水意识在唐朝繁盛的时代历史背景下,在宗教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深深渗透到唐人士大夫的思想意识中,在科举和隐逸这两种仕途生活方式被文人士大夫普遍接受的情况下,加上唐人独具的时空观、地域观和海洋观,使唐代人们对于山水的意识呈现出了显著的时代特征。唐人心目中的名山大川除了国家权力意志圈定的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当时宗教和文化、交通、经济条件影响下的名山胜水。它们进入当时普通士大夫视野,经过大量文人笔端的渲染,山水形象在古代历史上便发生了一次质的变化...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唐代社会对自然山水的总体认识
    第一节 唐人建筑、宫殿、陵寝中的山水意识
    第二节 唐人宗教、文学、绘画中的山水意识
    第三节 唐代国家权力意识中的“五岳四渎”及“名山大川”
第二章 唐人心目中的“名山”
    第一节 唐代祭祀的五岳名山
    第二节 唐代政治、宗教名山
    第三节 唐代的文化名山
    第四节 唐人识“山”与前代的不同
第三章 唐人心目中的“胜水”
    第一节 唐人眼中的江河与湖泊
    第二节 唐人眼中的“海”
第四章 唐人名山胜水意识的显著特点
第五章 唐人山水意识形成的历史原因
    第一节 唐代宗教文化对山水意识的的渗透
    第二节 唐人时空观、地域观对山水意识的影响
    第三节 唐代水陆交通和经济发展中心对山水意识的影响
    第四节 唐代科举制度和隐逸风气对山水意识的影响
第六章 唐代山水意识的总结和对后代的影响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29012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9012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7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