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盟誓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6 13:25
盟誓是周代社会非常活跃的现象,是当时社会生活突出的特点之一。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制度,盟誓带有明显的神灵监督和裁判色彩,在崇拜神权的社会里,盟誓被确立为“信”,具有法律效力。周代社会上下级间、平级间或其他势力间为了某种利益或需要共同遵守某个事项时经常举行盟誓,盟誓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夏商时期,由于王权强大,盟誓制度并不发达,主要用于对诸侯的统治和军事战争,主盟者和参盟者的地位明显不平等。这一时期,盟誓在政治生活和军事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西周时期,周王室通过宗法分封制,建立起层层隶属的等级关系,王室贵族处于这种等级结构的上层。王室贵族主导下的盟誓制度,体系逐渐完备,等级森严,诅辞多以强化道德为主,主要用于政治统治、军事战争和法律诉讼。王室贵族利用氏族社会时期即已产生的盟誓习俗进行政治统治,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诉讼事件,对稳定人心和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鲜明的社会-法律色彩。春秋时期,伴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宗法政治秩序受到冲击,固有的社会秩序趋于瓦解,盟誓开始成为处理诸侯国间和诸侯国内各种事务的主要手段,盟誓中主盟人身份...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二) 本课题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三)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一、盟誓的名称、程序和盟书的格式
(一) 盟誓的名称
(二) 盟誓的程序
(三) 盟书的格式
二、夏商时期的盟誓
三、西周时期的盟誓
(一) 西周时期盟誓的类型
1、周王与诸侯间的盟誓
2、诉讼金文中的盟誓
(二) 西周时期盟誓的特征
1、盟誓制度体系完备,等级森严
2、诅辞多以强化道德为主
3、盟誓活动多与军事战争有关
4、盟誓活动多与法律诉讼有关
(三) 西周时期盟誓稳步发展的原因
(四) 西周时期盟誓的历史作用
1、政治作用
2、社会-法律作用
四、春秋时期的盟誓
(一) 春秋时期盟誓的类型
1、王臣参加的盟誓
2、诸侯与少数民族间的盟誓
3、诸侯与诸侯间的盟誓
4、诸侯与卿大夫或国人间的盟誓
5、卿大夫之间的盟誓
6、卿大夫与国人或家臣间的盟誓
(二) 春秋时期盟誓的特征
1、盟誓中主盟者身份发生显著变化
2、诅辞中道德约束减弱,惩罚力度加大
3、盟誓活动中原有的道德伦理体系趋于瓦解
(三) 春秋时期盟誓繁盛的原因
(四) 春秋时期盟誓的历史作用
1、伦理-政治作用
2、政治-法律作用
3、社会经济文化作用
五、战国时期的盟誓
(一) 战国时期的盟誓活动
(二) 战国时期盟誓的特征
(三) 战国时期盟誓衰落的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先秦盟誓的社会作用[J]. 金颜.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2]西周初期盟誓述论[J]. 雒有仓.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3]简论先秦盟誓档案与诚信约束机制[J]. 王星光,岳宗伟. 档案管理. 2002(06)
[4]侯马盟书与温县盟书[J]. 程峰. 殷都学刊. 2002(04)
[5]春秋时期霸王盟誓行为性质初探[J]. 罗珍,田兆元. 学术月刊. 2002(10)
[6]从温县盟书谈中国古代盟誓制度[J]. 郝本性. 华夏考古. 2002(02)
[7]先秦盟誓及其文化意蕴[J]. 吴承学. 文学评论. 2001(01)
[8]试论先秦盟誓制度的历史功用[J]. 李模. 天府新论. 2001(01)
[9]先秦盟誓的种类及仪程[J]. 李模. 学习与探索. 2000(04)
[10]试论商代的会盟誓诅制度[J]. 张国硕. 殷都学刊. 1998(04)
硕士论文
[1]从东周会盟争霸论共主政治的发展与演变[D]. 李伟山.四川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01451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二) 本课题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三)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一、盟誓的名称、程序和盟书的格式
(一) 盟誓的名称
(二) 盟誓的程序
(三) 盟书的格式
二、夏商时期的盟誓
三、西周时期的盟誓
(一) 西周时期盟誓的类型
1、周王与诸侯间的盟誓
2、诉讼金文中的盟誓
(二) 西周时期盟誓的特征
1、盟誓制度体系完备,等级森严
2、诅辞多以强化道德为主
3、盟誓活动多与军事战争有关
4、盟誓活动多与法律诉讼有关
(三) 西周时期盟誓稳步发展的原因
(四) 西周时期盟誓的历史作用
1、政治作用
2、社会-法律作用
四、春秋时期的盟誓
(一) 春秋时期盟誓的类型
1、王臣参加的盟誓
2、诸侯与少数民族间的盟誓
3、诸侯与诸侯间的盟誓
4、诸侯与卿大夫或国人间的盟誓
5、卿大夫之间的盟誓
6、卿大夫与国人或家臣间的盟誓
(二) 春秋时期盟誓的特征
1、盟誓中主盟者身份发生显著变化
2、诅辞中道德约束减弱,惩罚力度加大
3、盟誓活动中原有的道德伦理体系趋于瓦解
(三) 春秋时期盟誓繁盛的原因
(四) 春秋时期盟誓的历史作用
1、伦理-政治作用
2、政治-法律作用
3、社会经济文化作用
五、战国时期的盟誓
(一) 战国时期的盟誓活动
(二) 战国时期盟誓的特征
(三) 战国时期盟誓衰落的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先秦盟誓的社会作用[J]. 金颜.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2]西周初期盟誓述论[J]. 雒有仓.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3]简论先秦盟誓档案与诚信约束机制[J]. 王星光,岳宗伟. 档案管理. 2002(06)
[4]侯马盟书与温县盟书[J]. 程峰. 殷都学刊. 2002(04)
[5]春秋时期霸王盟誓行为性质初探[J]. 罗珍,田兆元. 学术月刊. 2002(10)
[6]从温县盟书谈中国古代盟誓制度[J]. 郝本性. 华夏考古. 2002(02)
[7]先秦盟誓及其文化意蕴[J]. 吴承学. 文学评论. 2001(01)
[8]试论先秦盟誓制度的历史功用[J]. 李模. 天府新论. 2001(01)
[9]先秦盟誓的种类及仪程[J]. 李模. 学习与探索. 2000(04)
[10]试论商代的会盟誓诅制度[J]. 张国硕. 殷都学刊. 1998(04)
硕士论文
[1]从东周会盟争霸论共主政治的发展与演变[D]. 李伟山.四川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01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901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