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末到西汉时期的气候变化与关中农业的大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10 16:08
  在中国历史上,关中地区作为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是建都最多的地域。这不仅与关中的地理位置有关,更为重要的是与统治阶级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农业的发展水平有关。战国末到西汉中期,关中农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但到西汉中期以后,关中农业没有向前发展反而出现倒退了。导致关中农业在这一历史时期出现由盛而衰的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政府的人为行为等。但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气候条件发生了变化,进而影响到农业生产。众所周知,中国农业属于是典型的气候型农业,靠天吃饭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特征。尤其在生产力相对比较落后的古代社会,农业的兴衰成败更是依赖于“天”,即气候。因此,本文主要论述了战国末到西汉时期关中农业出现由盛而衰的局面,并对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当时关中农业对气候的依赖,从而为我们今后的农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借鉴。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概述了古代关中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秦统一以前关中农业的发展概况,指出了关中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与靠天吃饭农业局面的形成;同时,对秦、西汉时期气候状况和当时农业的发展情况的研究现状分别作了回顾,指出了我的主要观点。 ...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一、绪论
    (一) 关中的自然环境概况
        1. 关中的地理概念
        2. 关中的自然环境
    (二) 秦统一前关中农业发展简况
    (三) 20世纪中叶以后秦汉时期气候与农业研究的回顾
    (四) 本文研究的目的、方法
二、战国末到西汉时期关中农业的发展状况
    (一) 战国末到西汉中期关中农业的大发展
        1. 粮食产量的大增,出现“积粟如丘山”的局面
        2. 人口的大量增多
    (二) 西汉中期以后关中农业出现衰退局面
三、战国末到西汉时期的气候状况
    (一) 战国末到西汉中期的气候状况
    (二) 西汉中期以后的气候变化
        1. 气候转寒
        2. 气候更加干旱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秦、西汉时期关中农业发展的地域差异[J]. 王勇.  史学月刊. 2004(08)
[2]农业文明与秦早期都邑考[J]. 徐日辉.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3(03)
[3]试论秦汉时期中国西部经济的地位与作用[J]. 杨红伟.  甘肃社会科学. 2003(04)
[4]气候变迁和中国历史[J]. 布雷特·辛斯基,蓝勇,刘建,钟春来,严奇岩.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3(02)
[5]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J]. 陈业新.  历史研究. 2002(04)
[6]商末黄河中游气候环境的变化与社会变迁[J]. 王晖,黄春长.  史学月刊. 2002(01)
[7]秦汉时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措施[J]. 刘太祥.  史学月刊. 2000(05)
[8]西汉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特征与都城长安相互影响之关系[J]. 朱士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3)
[9]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J]. 王子今.  历史研究. 1995(02)
[10]中国人口的分布、区划和展望[J]. 胡焕庸.  地理学报. 1990(02)



本文编号:2908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908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3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