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谶纬之学的源流与兴盛

发布时间:2017-04-14 02:17

  本文关键词:两汉谶纬之学的源流与兴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西汉末年出现的谶纬之学是两汉时期一种特殊的学术思想。 本文从分析谶纬之学产生的思想来源及深刻的社会根源入手,全面地论述了谶纬之学在西汉末年的兴起过程,并且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考察。 笔者认为:谶纬之学的思想来源主要包括上古时期的天人关系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以及董仲舒构建的天人感应理论体系。此外,本文深入分析了谶纬在两汉之际形成的社会根源,文章指出:汉初,谶言的流行是谶纬兴起的前奏;汉武帝定儒学于一尊后,儒生和方士群体的合流是谶纬兴起的社会基础;而两汉之际的衰乱政局则为谶纬的兴起提供了绝佳的时机。 本文还对谶纬在两汉社会中的影响做了概述,本文认为:谶纬之学对于两汉的影响包括了政治、思想学术、科技以及文化等诸多方面。随着东汉政权的灭亡,谶纬亦逐渐衰落。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思想,谶纬之学中的很多思想内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谶纬 阴阳五行 天人感应 祥瑞灾异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3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前言8-13
  • (一) 选题的意义8-9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9-13
  • 一 “谶”、“纬”及其合流13-19
  • (一) “谶”、“纬”释义13-15
  • (二) “谶”、“纬”的区别及合流15-19
  • 二 谶纬之学的思想渊源19-27
  • (一) 上古天人关系思想19-20
  • (二) 阴阳五行学说20-24
  • (三)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体系24-27
  • 三 谶纬之学兴起的社会根源27-35
  • (一) 谶纬兴起的前奏——汉初“谶言”的流行27-29
  • (二) 谶纬兴起的社会基础——儒生、方士群体的合流29-30
  • (三) 谶纬兴起的时代背景——两汉之际的混乱局面30-35
  • 四 谶纬对两汉社会的全面影响35-47
  • (一) 谶纬与两汉政治35-41
  • (二) 谶纬与两汉经学41-43
  • (三) 谶纬与两汉科技文化43-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 后记51-52
  • 附: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论著及获奖情况一览表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力;董仲舒阴阳五行说的双重性[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郑明璋;;论董仲舒与阴阳五行学说的政治化[J];管子学刊;2006年04期

3 贾立霞;谶书和纬书的产生[J];管子学刊;2003年01期

4 张俊峰;谶纬与东汉社会思潮略议[J];河北学刊;2001年03期

5 邓乐群;王莽宗舜代汉的政治权谋及其历史效应[J];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6 边家珍;两汉之际的谶纬论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张京华;论秦汉政治思想之嬗替[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丁毅华;汉代的类宗教迷信和民间信仰[J];南都学坛;2001年04期

9 边家珍;汉代经学吸纳阴阳五行说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J];孔子研究;2002年06期

10 余治平;董仲舒的祥瑞灾异之说与谶纬流变[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志伟;论经学与汉武帝的政治变革[D];南昌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两汉谶纬之学的源流与兴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4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04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1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