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三袁”游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0 21:54
  明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一方面是封建制度的延续和强化,另一方面是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这种不协调的政治经济关系对散文领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游记散文领域内存在着两种势力:复古主义与文学解放。明中叶出现了声势浩大的复古主义运动,力矫台阁体晚进者递相摹拟,千篇一律之习。然而复古者不仅没有给文坛指出一条前进的道路,反而带来了诘屈赘牙的弊病。明代后期文坛的流弊越来越被人们认识,急需要新的理论与创作来革除旧弊,因而反对拟古主义的思潮出现了。随着这个思潮的出现,公安派主张抒写“性灵”,游记散文有一种突破传统束缚的发展趋势。其特点就是把山水名胜视为个人的审美对象,表现个人的审美情趣,不仅有不苟流俗的清高格调,更有不拘封建传统束缚的自发倾向。而公安派中的“三袁”兄弟,正是体现游记这一发展趋势的代表作家。他们看清了文学发展的大趋向——平易化,因此极力反对拟古,其游记最终摆脱了传统散文“载道”的重重束缚。他们以审美的眼睛去看待大自然,去发现和欣赏自然的美,任心而发,纵心而谈,从而较为自觉地把游记变成了一种自由文体,实现了其“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宗旨。本论文就是以“公安三袁”的游记为研究对象,全文...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关于“公安三袁”研究的现状
    (二)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重点
一、“公安三袁”其人
    (一) “公安三袁”简述
    (二) 李贽对公安三袁的影响
二、“公安三袁”游记及其反映的思想变化
    (一) 袁宗道创作的两组游记及其反映的思想变化
    (二) 袁宏道专集中的游记及其反映的思想变化
    (三) 袁中道三个阶段所创作的游记及其反映的思想变化
三、“公安三袁”游记价值
    (一) 美学和文学价值
    (二) 现代旅游学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代游记大家袁宏道作品成就探微[J]. 谢运生,吴世伟.  皖西学院学报. 2005(06)
[2]论袁宏道复杂心态的形成及表现[J]. 李艳丽.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06)
[3]袁中道晚年审美旨趣与文学态度转变及成因探微[J]. 刘尊举.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4]袁宗道──性灵中的儒雅、平和[J]. 谢忆梅.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10)
[5]试论袁宏道游记中人与自然的亲和[J]. 张红花.  宜春学院学报. 2004(03)
[6]袁宗道文艺审美意识评述[J]. 李展.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7]袁中道:公安派最后的“掌门人”——兼论其生命态度和价值立场[J]. 孟祥荣.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8]袁宏道与公安派研究论文综述[J]. 贾宗普.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3(04)
[9]袁宗道:“稳实”掩盖的自适精神——公安派人格心态研究之一[J]. 易闻晓.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
[10]袁宏道:自然与理性夹缝中的自适人生[J]. 易闻晓,谌贻春.  江西社会科学. 2003(04)



本文编号:3150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150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e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