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中鲧形象与鲧禹连称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21-06-06 09:35
历史上有关鲧的记载颇多,先秦文化典籍中《尚书》《左传》《国语》等,均记录了鲧的形象事迹。除了传统文献,鲧禹相继治水的功业也得到了出土材料和环境考古学成果的证实。《左传》作为重要的文献,对于鲧的形象尤其是"殛于羽山"一事有不同于其他经典的记载,具有特殊意义。鲧在《左传》中呈现出具有"神—人"二重性的形象,且与先秦占梦和祭祀文化紧密关联。更有意思的是,鲧和禹相对独立的形象在《左传》中被多次连称,成为了一种带有比参意味的政治"新词汇",反映出先秦时期人们不仅以鲧禹治水为真,更将其化用为政治榜样,发挥了重要的历史鉴戒功能。
【文章来源】:管子学刊. 2019,(04)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鲧窃息壤神话考[J]. 吴晓东. 中原文化研究. 2015(06)
[2]古兖州夏丘城由鲧筑成考[J]. 卞玉山. 管子学刊. 2015(01)
[3]“小事件”与“大历史”:《左传》之历史美学解读[J]. 路新生. 史学月刊. 2014(10)
[4]黄帝历史形象的塑造[J]. 李凭.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3)
[5]共工非鲧考——兼及与禹之关系[J]. 杨栋.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9(06)
[6]大禹治水方法新探——兼议共工、鲧治水之域与战国之前不修堤防论[J]. 王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7]中国早期政治哲学的三个主题[J]. 陈来. 天津社会科学. 2007(02)
[8]登封王城岗城址的年代及相关问题探讨[J]. 方燕明. 考古. 2006(09)
[9]■公盨铭文考释[J]. 冯时. 考古. 2003(05)
[10]■公盨铭文初释[J]. 朱凤瀚. 中国历史文物. 2002(06)
本文编号:3214110
【文章来源】:管子学刊. 2019,(04)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鲧窃息壤神话考[J]. 吴晓东. 中原文化研究. 2015(06)
[2]古兖州夏丘城由鲧筑成考[J]. 卞玉山. 管子学刊. 2015(01)
[3]“小事件”与“大历史”:《左传》之历史美学解读[J]. 路新生. 史学月刊. 2014(10)
[4]黄帝历史形象的塑造[J]. 李凭.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3)
[5]共工非鲧考——兼及与禹之关系[J]. 杨栋.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9(06)
[6]大禹治水方法新探——兼议共工、鲧治水之域与战国之前不修堤防论[J]. 王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7]中国早期政治哲学的三个主题[J]. 陈来. 天津社会科学. 2007(02)
[8]登封王城岗城址的年代及相关问题探讨[J]. 方燕明. 考古. 2006(09)
[9]■公盨铭文考释[J]. 冯时. 考古. 2003(05)
[10]■公盨铭文初释[J]. 朱凤瀚. 中国历史文物. 2002(06)
本文编号:3214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214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