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尚书》灾异观略论

发布时间:2021-09-03 21:15
  《尚书》作为中国早期主流思想的代表之一,其反映的灾异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却历来无人综述讨论。本文通过分析《尚书》描写的灾异现象并其反映的灾异思想,从三个方面分析略论其灾异观:一是对"灾异"的定义可归结为一切存在偏于"中道"常态界定时所反映的现象。二是"灾异"的形成可归结为民、君、天三个关系的相互制约,体现早期朴素的天人感应思想。三是"灾异"的消除方法可归纳为祭鬼祀神与德政顺天前后两个步骤。 

【文章来源】:殷都学刊. 2019,40(0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什么是灾异
二、天人感应与灾异的来源
三、天人同构与灾异的消除
四、《尚书》灾异观的意义
    (一) 君主对上天负责, 《尚书》灾异观既对君主权力有制约作用, 也对君主德行有培养作用。
    (二) 上天对民众负责, 《尚书》灾异观体现民本思想。
    (三) 民众对君主负责, 《尚书》灾异观有利于保障君权的正当性、合法性。
    (四) 三位一体, 《尚书》灾异观有利于邦国政治的稳定。
    (五) 源流甚远, 逐渐式微, 后世对《尚书》灾异观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胡安国“借天为说”的“灾异”谴告思想阐释[J]. 张中原.  朱子学刊. 2009(00)
[2]略论洋务派对传统灾异观的批判与利用[J]. 夏明方.  中州学刊. 2002(01)



本文编号:3381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381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0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