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任务与现实利益:刘备东征与东征失败原因新探
发布时间:2021-11-10 11:11
刘备东征的原因,目前最不被接受的就是史书上明文记载的"忿孙权之袭杀关羽",但是,在当时重名节的社会环境下,普遍舆论对此是有着强烈要求的,刘备无法超越。只是他是把这种复仇当作一种"信义终始"的形式任务来履行的。同时,这种复仇行动,又包含着对失去故土的荆州士人的意愿满足以及称帝后"威武自强"的形象传达两项必要姿态性质的形式任务。刘备在这样的形式目标下,为了实现一定程度的现实利益,在夷陵之战中采取了一种有历史借鉴的,周密而极有耐心的调动第三方的策略,但是作为第三方领袖的曹丕并没有及时采取刘备预期中的行动,从根本上导致了夷陵之败。刘备东征及其战役谋划都是理智的,尽管失败,在政治上、在社会心理的引导上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文章来源】: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9,40(07)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刘备形式目标诉求下的东征
(一) 刘备必须履行的信义
(二) 荆州人士支持的东征
(三) “威武自强”的表达
二、刘备东征现实利益获取与战役谋划
(一) 刘备东征的现实利益获取
(二) 刘备东征的战役谋划
三、刘备对曹丕的观望与夷陵之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隆中对策及其实践的评价[J]. 桂珍明. 文史月刊. 2012(S3)
[2]“跨有荆益”与“天下有变”——论《隆中对》的战略及其实施[J]. 于天宇.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3]信心丧失与知识忠诚:从谯周生平看蜀汉灭亡原因兼驳地域势力集团矛盾亡国说[J]. 王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4]夷陵之战的规模及蜀汉失利的根本原因[J]. 王前程. 军事历史研究. 2010(04)
[5]《隆中对》的政略修改与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方针[J]. 梁满仓. 襄樊学院学报. 2008(10)
[6]益州战略与吴蜀关系[J]. 陈金凤. 江汉论坛. 2008(02)
[7]《隆中对》的成功与失误[J]. 梁满仓. 襄樊学院学报. 2007(06)
[8]从“隆中对”到蜀汉的衰亡——论诸葛亮战略管理的失策[J]. 周远成. 船山学刊. 2004(03)
[9]关于夷陵之战中蜀败吴胜的必然性探索[J]. 张作耀. 江汉论坛. 2004(02)
[10]夷陵之战二题[J]. 蒋福亚. 襄樊学院学报. 2000(04)
本文编号:3487133
【文章来源】: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9,40(07)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刘备形式目标诉求下的东征
(一) 刘备必须履行的信义
(二) 荆州人士支持的东征
(三) “威武自强”的表达
二、刘备东征现实利益获取与战役谋划
(一) 刘备东征的现实利益获取
(二) 刘备东征的战役谋划
三、刘备对曹丕的观望与夷陵之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隆中对策及其实践的评价[J]. 桂珍明. 文史月刊. 2012(S3)
[2]“跨有荆益”与“天下有变”——论《隆中对》的战略及其实施[J]. 于天宇.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3]信心丧失与知识忠诚:从谯周生平看蜀汉灭亡原因兼驳地域势力集团矛盾亡国说[J]. 王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4]夷陵之战的规模及蜀汉失利的根本原因[J]. 王前程. 军事历史研究. 2010(04)
[5]《隆中对》的政略修改与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方针[J]. 梁满仓. 襄樊学院学报. 2008(10)
[6]益州战略与吴蜀关系[J]. 陈金凤. 江汉论坛. 2008(02)
[7]《隆中对》的成功与失误[J]. 梁满仓. 襄樊学院学报. 2007(06)
[8]从“隆中对”到蜀汉的衰亡——论诸葛亮战略管理的失策[J]. 周远成. 船山学刊. 2004(03)
[9]关于夷陵之战中蜀败吴胜的必然性探索[J]. 张作耀. 江汉论坛. 2004(02)
[10]夷陵之战二题[J]. 蒋福亚. 襄樊学院学报. 2000(04)
本文编号:3487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487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