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水利奏报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0 17:42
  水利奏报是明代水利管理的重要环节和水利决策的重要基础。治水官员通过实地勘察、咨访民众、标注信号等渠道,将河漕水患、疏塞河道、筑坝建闸、通渠筑堤等水利舆情奏报朝廷,明廷则通过规范奏报行为,严密奏报程序,监督奏报官员等管理机制,确保及时获取详实的水利信息,并予以宗教、工程、人事等科学、有效的决策应对,这不仅加强了对全国水利事业的统一管理,而且缓和了水利危机,保障了河漕畅通,稳定了社会秩序。当然,明代水利奏报制度也存在谎报、烦报、不报等弊端,尤其在明季衰世之际,这些弊端更趋恶化,以致明代水利事业日益废弛,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安徽史学.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水利信息的收集与奏报
    (一) 水利信息的收集渠道
    (二) 水利奏报的制度建构
二、水利奏报的处理与应对
    (一) 宗教应对
    (二) 工程应对
    (三) 人事应对
三、水利奏报的功能与局限
    (一) 水利奏报的功能
        1.信息传递功能。
        2.水利决策功能。
        3.行政监督功能。
    (二) 水利奏报的局限



本文编号:3487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487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8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