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中年间蕲州之战的相关地理问题考述

发布时间:2022-01-12 17:10
  唐德宗建中初年,淮西藩帅李希烈,凭借有利的地理条件,北染汴州,南侵鄂岳。其大有扰乱朝廷于东南漕运、财赋供给的经济总战略部署。为了平定叛乱,维持唐帝国东南区域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安定局面,朝廷调遣江西观察使嗣曹王皋出兵征讨,在蕲州之地与叛军展开激烈争夺。在嗣曹王皋的有力指挥和伊慎的奋勇出击之下,双方在长江沿线展开鏖战,特别是蕲州附近作战胜利彻底粉碎了李希烈南侵的企图,保卫了帝国东南区域的安宁和江汉漕运的畅通。 

【文章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9,39(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战前形势分析及鄂岳的地理概况
二、蔡山栅位置考略
三、“蕲口”保卫战的地理要素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昙花再现:唐代溵州置废的政治地理[J]. 张达志.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2]唐德宗财税新举措析论[J]. 宁欣.  历史研究. 2016(04)
[3]唐代中后期江南漕运与藩镇研究[J]. 杨兴.  凯里学院学报. 2011(04)
[4]隋唐时期运河和长江的水上交通及其沿岸的都会[J]. 史念海.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4(04)



本文编号:3585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585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6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