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近代乌喇特三公旗人文地理变迁

发布时间:2023-01-15 16:07
  人文地理主要研究地球表面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之间形成的人文现象的分布、变迁以及地域之间差异等问题。本文所称乌喇特三公旗,即清代乌兰察布盟乌喇特部三个扎萨克游牧旗。研究该三旗的人文地理变迁,对蒙古高原历史地理研究的深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利用清代民国时期地理文献及相关地图等相关资料,对清近代乌喇特三公旗的行政沿革、旗界、山川、寺庙、人口等人文地理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作了一些考证。全文由前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前言介绍了选题意义、研究概况、基本史料、论文创新等内容。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简述了乌喇特部的来历、归附清朝始末、三旗的设置及其行政变迁。第二章为“乌喇特三公旗旗界的变迁”,首先,利用文献和地图考证三旗界域。第二步,阐述乌喇特三公旗放垦及五原县、临河县设立。第三步论述了三公旗的划界之案。最后对固阳县设置及县境进行阐述。第三章为“山川地理及其他”,本章分别阐述了乌喇特三公旗的山川、河流、寺庙、人口及其演变。结语部分对全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意义
    二 基本史料
    三 研究概况
    四 论文的创新
第一章 乌喇特部三旗的设置及行政变迁
    第一节 乌喇特部的降清始末与三公旗编设
    第二节 乌喇特三公旗行政建制
第二章 乌喇特三公旗旗界的变迁
    第一节 乌喇特三公旗界域
        一 文献记载的三公旗四至八到
        二 文献与地图比较
        小结
    第二节 乌喇特三公旗开垦及五原县设置
        一 乌喇特西公旗(前旗)
        二 乌喇特东公旗(后旗)
        三 乌喇特中公旗
    第三节 乌喇特三公旗划界
        一 乌喇特三公旗划界背景
        二 三公旗划界之案
    第四节 乌喇特三旗开垦的深入及固阳县和临河县的设置
        小结
第三章 乌喇特三公旗山川地理及其他
    第一节 乌喇特三公旗山川地理
        一 山峰
        二 河流
    第二节 乌喇特三公旗寺庙
        一 东公旗(后旗)
        三 中公旗(中旗)
        三 西公旗(前旗)
    第三节 乌喇特三公旗人口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蒙古地区区位方向及其对清代文献记载的影响[J]. 那顺达来.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2]乌喇忒部迁徙考[J]. 齐木德道尔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6(03)
[3]关于清末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放垦[J]. 苏德.  蒙古史研究. 2003(00)

硕士论文
[1]清近代巴林部二旗人文地理变迁研究[D]. 塔娜.内蒙古大学 2013
[2]1901-1911年间内蒙古地名研究[D]. 乌恩图.内蒙古大学 2011
[3]清末乌拉特三公旗垦务研究[D]. 苏雅拉图.内蒙古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731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731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0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