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左丘明思想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K225
【目录】:
- 一、 绪论3-5
- 二、 左丘明其人5-13
- (一) 职官5-6
- (二) 姓氏6-8
- (三) 与孔子的关系8-12
- (四) 里籍12-13
- 三、 左丘明与《左传》13-22
- (一) 《左传》的真伪问题13-14
- (二) 《左传》作者为左丘明14-15
- (三) 《左传》依《春秋》立传15-22
- 四、 左丘明的思想倾向22-41
- (一) 天道观22-25
- (二) 政治观25-35
- (三) 人生观35-39
- (四) 历史观39-41
- 五、 左丘明思想与孔子思想比较41-46
- (一) 左丘明与孔子有共同的文化生活背景41-42
- (二) 《左传》的写作动机即在准确表述孔子思想42-43
- (三) 丘明直接引述孔子的话作为评论是非的标准43-44
- (四) 左丘明的思想与孔子有显著的一致性44-46
- 六、 结语46-48
- 注释48-52
- 参考文献52-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昌林;陆海银;;论《左传》中勇士的生命观[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5期
2 刘小姣;;《史记》与《左传》中女性人物塑造之异同[J];新余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刘芹芹;;《左传》中“再”和“又”的区别[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郭小转;钱文霞;;《左传》弑君现象之文化根源考论[J];文教资料;2011年17期
5 李青苗;;《左传》委婉语的替代现象浅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谢芳;;“四德”在《左传》中贵族女性身上的体现[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郝敬;张莉;;《左传》与“古体小说”二三谈[J];新世纪图书馆;2011年07期
8 姜宁;;北朝《左传》学宗尚与服、杜之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9 梁葆莉;赵晓辉;;春秋后期巫臣使吴及《左传》的历史叙述[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10 王崇任;;《左传》中的志人小品与春秋时代的贵族文化[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慧真;;《左传》疑义新证[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姚曼波;;孔子《春秋》复始[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龚武;;“颍上”与“慎”的来龙去脉[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4 杨树增;;《左氏春秋》“史”、“传”考辨[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5 高方;;从庄姜之嫁看春秋婚姻文化[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查清兰;;《左传》外交辞令的委婉特色[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敏;张旗;;《左传》语法现象例析[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世舜;;《春秋》《左传》关系探论[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9 邵炳军;梅军;;关于《〈左氏春秋〉文系年注析》若干问题的思考[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10 单周尧;;《春秋左传读叙录》的评价问题[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福建师范大学 郭丹;《左传》“言事相兼”的叙事特点[N];光明日报;2005年
2 刘根柱;品析《左传》中的廉政思想[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3 述堂;学“国学”要读《论语》、《左传》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崔凡芝;《左传》的形成与史学地位[N];光明日报;2001年
5 宋公文 伍存强;息夫人论考[N];中国妇女报;2010年
6 王中庆;晋之南 商之源[N];山西日报;2010年
7 记者 黄亚华 董晓芳;诗文连理枝 蒲阳花盛开[N];孝感日报;2010年
8 国家烟草专卖局副局长 张保振;人才之才十六谈(下)[N];学习时报;2011年
9 刘铁鹰;醉驾:入刑更要入心[N];盘锦日报;2011年
10 张保振;好品牌是根“金箍棒”[N];人民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希亮;道德史观与《左传》文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永祥;《左传》文学论稿[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方;《左传》文学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4 陆丽明;《左传》与唐代散文[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王崇任;《左传》文学专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卢中阳;商周指定服役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泽文;春秋时期的纪年铜器铭文与《左传》的对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张鹤;《国语》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9 李青苗;《左传》辞令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卫崇文;先秦时期应对灾异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霞;左丘明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2 严登平;由事件到故事的转变[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亓琳琳;论《左传》的天人观念[D];山东大学;2011年
4 黄明磊;《左传》预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邵志叶;《左传》预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旭东;《左传》军事类单音节实词同义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7 赵祖阳;论《左传》文本中巫文化因子的文学意义[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8 杨锋;《左传》中所见的礼初探[D];四川大学;2003年
9 刘义;论《左传》中“仁”、“义”、“信”三德目[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玲玲;《左传》“浮冰式”叙事结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69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569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