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博学鸿儒群体的心态流变——以李因笃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07-28 20:35

  本文关键词:清初博学鸿儒群体的心态流变——以李因笃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李因笃 博学鸿儒群体 遗民情结 心态流变


【摘要】:清初博学鸿儒群体中不乏具有遗民情结者,其心态虽因入京参加考试而发生转变,但并非简单地以"今我"完全代替"故我",而是呈现出新旧交融并存的特征。其中,李因笃尤具代表性。康熙十七年入京之前,他受外祖家诸长辈的影响,安于穷贱,坚决不仕,行迹与遗民相近。入京后,一方面,由于遗民情结的浓厚,他流露出强烈的思归心理,并积极想法离京;另一方面,由于亲身感受到清廷的眷顾,他对新朝的态度有明显松动,对康熙帝的德业与事功不乏称颂。但他始终坚持不仕,晚年对应征之举亦不无愧疚。二者交织混杂,显现出其后期心态的复杂多元。这一特征,为诸多深具遗民情怀的博学鸿儒所共有,也反映出清廷统治政策调整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和限度。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李因笃 博学鸿儒群体 遗民情结 心态流变
【基金】: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清初博学鸿儒群体心态与诗学思想研究”(14CWXJ01)
【分类号】:K249
【正文快照】: 康熙十八年(1679)博学鸿儒科考试所录取的五十名特科进士,遭际有异,对清朝的认知并不一致,如李因笃、朱彝尊、毛奇龄、潘耒、严绳孙等人,或一度投身抗清斗争,或具有一定的遗民情结。关于这些人的心态,论者多认为他们在入京参加考试尤其是授官之后,群体性地转向归附新朝,效忠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高春艳;;试论清初学者李因笃的漕运思想[J];唐都学刊;2014年03期

2 赵馥洁;试论李因笃经世致用的价值追求[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高春艳;;论李因笃的散文[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霍有明;;明清关中文学与理学的研究力作——评高春艳《李因笃文学研究》[J];唐都学刊;2013年02期

5 魏涛;;通经致用,崇尚气节——李因笃行思探赜[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蒋寅;清初李因笃诗学新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赵俪生;顾炎武在关中[J];兰州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南志秀;;李因笃与顾炎武的忘年交[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0一二年)[C];2013年



本文编号:585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585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7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