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上供物料的增长趋势与办纳方式的变迁——以浙江为中心
本文关键词:明代上供物料的增长趋势与办纳方式的变迁——以浙江为中心
【摘要】:上供物料作为政府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是实物财政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地方财政的主要负担项目。浙江地区的物料用量经历了成弘正和嘉靖中后期两个增长高峰,按白银计算两次上涨幅度大致相同,均平法改革以后各项料银用量被基本规范下来。明中期以降,浙江的各项物料基本实现折银征收,但实物财政运行方式依然延续下来。各项目要依据中央指令交纳白银或实物,无论何种形态,都延续着明初以来的对口解纳方式。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关键词】: 上供物料 额办 坐办 折银征收 里甲役
【分类号】:F129;K248
【正文快照】: 上供物料是指供皇帝和中央政府各机构使用的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物资。在赋役财政体制之下,国家财政的各项用度都以实物的方式在各地征收,单纯的税粮不能满足财政的多样化需求,因此上供物料成为国家财政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全国范围而言,明政府对上供物料的征收和正项钱粮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志伟;关于明初徭役制度的两点商榷[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寿仙;;明代时估制度初探——以朝廷的物料买办为中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傅朗;;福建与郑和下西洋的船只[J];东南学术;2006年01期
3 傅朗;论郑和宝船与册封舟——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苏新红;;明代洪武时期的内库制度[J];古代文明;2012年01期
5 王孟秋;张楠;何丽丽;;从税收政策看朱元璋对农民自由度的把握[J];传承;2011年14期
6 田雨;赵毅;;明代杭州府北运白粮征收考辨[J];古代文明;2014年02期
7 黄忠鑫;;清代图甲与保甲关系新论——基于徽州赋役合同文书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8 李玉龙;;清末广东学款构成与筹措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9期
9 汪庆元;;20世纪以来鱼鳞图册研究述评[J];古今农业;2014年02期
10 周晓光;王灿;;论明代中后期徽州一条鞭法的实施——以《新安蠹状》为中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申斌;;明朝嘉靖隆庆期山东均徭经费初探:基于《山东经会录》的分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黄忠鑫;;明代前期祁门地方社会与赋役制度——徽州文书残卷《百户三代总图》考析[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万明;;明代税票探微——以所见徽州文书为中心[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4 唐文基;;明代粮食仓储制度[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5 栾成显;;洪武丈量考论[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6 马顺平;;明代陕西行都司屯田数额考[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7 和卫国;;明代钱塘江北岸海塘工程的修筑——与元代的比较研究[A];明史研究(第十一辑)[C];2010年
8 侯官响;;明代苏州府徭役折银考论[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二辑)——明代国家与社会研究专辑[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鹏;明清浙江赋役里甲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石瑞丽;宋代官营工商业竞价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汪小虎;明代颁历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范传南;明代九边京运年例银及其经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胡克诚;明代江南逋赋治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以成;农村居民负担的测算与税费改革[D];厦门大学;2002年
7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吴卫;器以象制 象以圜生——明末中国传统升水器械设计思想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9 尚春霞;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研究(1644年——1840年)[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刘道胜;明清徽州宗族关系文书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亮;明代役的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慧华;明代江西县级财政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蒋甲琛;晚清民国时期婺源茶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晓艳;明代两京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沈鹏;明朝前中期流民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邢哲;晚明江南地区米价变化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赵珍;明清时期会通河段泉夫及泉源管理研究[D];聊城大学;2011年
8 王瑞;明朝光禄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牛传彪;明代巡洋会哨制度刍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方骏;明代户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小名;雷雨声;;祖国之恋[J];歌曲;2009年04期
2 周玉英;明中叶福建惠安县里甲状况探析[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04期
3 夏维中,崔秀红;明代乡村地域单位的主要类型及其作用考述[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4 杨品优;;地域单位、里甲组织与信仰空间——赣南客家农业社区安西三堡的个案[J];中国农史;2012年03期
5 刘文香;;“排年”新考[J];史林;2008年06期
6 ;《丝绢全书》八卷一册[J];文献;1979年01期
7 和文光;;纳西祝酒歌[J];广播歌选;2012年05期
8 余清良;;明代“都”、“保”、“团”含义考析——以福建地区为例[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靳瑞祥作品(北京)[J];中国摄影家;2001年05期
10 郑炳U
本文编号:5894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589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