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期内务府皇商范氏的商业活动探析
发布时间:2017-08-11 10:22
本文关键词:清前期内务府皇商范氏的商业活动探析
【摘要】: 本文在综合分析《内务府奏销档》、《内务府来文》、雍乾朝《军机处录副》、《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地方志、清人笔记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从军粮贸易、人参、皮张、木材等贸易、铜盐贸易等方面,探讨清前期内务府皇商范氏的经营活动,研究内务府商人的商业活动、经营管理方式、特权和义务及与民商的区别等问题。 通过对范氏商业经营活动的研究,本文得出结论:皇商是在封建王朝扶植并在其庇护下进行商业活动的,这也决定了皇商经济是随着清王朝的兴衰而兴衰的。山西商人范氏以从事长城内外的边贸起家。在明末清初,在张家口一带,以其为首的八大家即操纵了关内外的贸易活动。在清入关过程中,范氏曾经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清军采办物资、传递文书,迅速赢得了清政府的信任,成为著名的内务府一等皇商。后来,藉清政府给予的特权和方便,于康熙朝至乾隆初,范氏达到了其在经济上、政治上发展的最兴盛期。乾隆中期以后,皇商范氏把主要经历放在长芦盐业及对日本的贩铜贸易上,也由于其办铜盐的失利及其他一些原因,弄得拮据到了极点,导致最终于乾隆后期家产充公,结束了其前后七十年的洋铜贸易,亦结束了皇商范氏的辉煌历史。最终还分析了范氏衰落的原因。 从范氏家族的兴衰史中,反映出内务府皇商的特点:为皇家谋利、为国家解忧、经营自主权受限。皇商是为封建经济和政治服务的,被 赋予许多优惠的经营条件和特权。然而在享受这些特权的同时,又必然承担一些特殊的义务。总之,,清王朝的商业政策及封建政权的专制,对内务府皇商的商业活动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范氏 内务府 皇商 铜盐贸易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49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绪论8-15
- 一、论文选题意义8
- 二、相关研究动态8-14
- 三、论文要点14-15
- 第一章 范氏之兴起15-22
- 第一节 旅蒙贸易16-18
- 一、“东口16-17
- 二、“西口17-18
- 第二节 随军贸易18-22
- 第二章 人参、皮张、木材等贸易22-29
- 第一节 人参及皮张贸易22-26
- 一、人参贸易22-24
- 二、皮张贸易24-26
- 第二节 木材贸易26-29
- 一、初办木植及办理内廷工程木植26-27
- 二、催还办运宫廷木植所剩银两27-29
- 第三章 盐业营销29-37
- 第一节 河东盐业30-32
- 第二节 长芦盐业32-37
- 第四章 赴日贩运洋铜贸易37-53
- 第一节 赴日贩铜之起因及经过37-47
- 一、范氏贩铜初始阶段之起伏37-39
- 二、范氏贩铜形势之稳定39-41
- 三、范清济接办铜务后之状况41-44
- 四、范氏贩铜之全面停顿阶段44-47
- 第二节 范氏运铜之情形47-53
- 一、办发及办回船只47-49
- 二、购得铜数及转运各省49-53
- 第五章 范氏之败落53-64
- 第一节 查抄前后及其家产情形53-58
- 一、范氏之私产53-54
- 二、代办范氏引地、铜务等54-56
- 三、苏州天锡铜局情形56-58
- 第二节 皇商范氏之败落原因58-64
- 一、报效捐输、结交官员59-60
- 二、内务府商人之约束60-61
- 三、自身经营不利61-62
- 四、自然灾害之影响62-63
- 五、贸易环境之影响63-64
- 余论64-66
- 附录一 范氏家族官职情况66-67
- 附录二 范氏家族世系简表67-68
- 参考文献68-7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林;;清廷塞外木植采办[J];古今农业;2011年02期
2 周林;张法瑞;;清代的皇木采办及其特点[J];农业考古;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明;清朝前期盐政与盐商[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哲;清代东北地区晋商经营活动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2 王舒涵;17-18世纪日本对外铜贸易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55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55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