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人口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11:17

  本文关键词:先秦人口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先秦 人口数量 分布迁徙 制度 质量 思想


【摘要】: 中国人口史的研究离不开先秦人口史,先秦人口史作为中国人口史的一部分,经过历代学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然而先秦人口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先秦人口数量的分析和对先秦人口分布与迁徙的讨论上,本文结合甲骨文、金文和传世的文献资料,分析总结了前人研究的相关成果,并对先秦人口史的其他方面做了一个小小的探讨。 本文分为以下七个部分: 一、引言。介绍了先秦人口史研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二、先秦人口数量。首先,总结前人对皇甫谧《帝王世纪》中所载的夏、商、周三代人口数的分析成果,确定了这条记载对于先秦人口研究的不可利用性。其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考古学研究成果,分阶段探讨了先秦各代得出人口确切数量的不确定性。 三、先秦人口的分布和迁徙。分析讨论了先秦时期各代人口分布和迁徙的大体状况以及迁徙的原因,其中对先秦各代民族的分布有较多的分析。 四、先秦人口的阶级构成。首先根据考古学资料分析了先秦时期人口的年龄和性别结构。之后着重分析了先秦时期人口的阶级构成,并对阶级构成的原因做了一定的分析,对阶级构成中各阶级在先秦不同时期变化的具体表现也有所涉及。 五、先秦人口制度。探讨了先秦人口制度的几个变化过程,从夏、商两代的人口调查政策到西周的人口统计政策,到春秋时的书社制度,最后到战国时期最终形成了户籍制度。 六、先秦人口质量。把先秦人口分为高层社会人口和下层平民大众两大类来探讨先秦人口质量,这两大阶层的人口质量是不一样的。高层社会的人口质量主要体现在教育上,下层平民大众的人口质量主要体现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工具的改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艺术的繁荣上,这些是他们人口质量最直接的体现。 七、先秦人口思想。先集中介绍了春秋以前各代人口思想的萌芽,然后探讨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人口思想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先秦 人口数量 分布迁徙 制度 质量 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2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一、引言8-11
  • (一)、地域上8-9
  • (二)、时间上9-11
  • 二、先秦人口数量11-28
  • (一)、对皇甫谧《帝王世纪》中所载夏、商、周三代人口数的分析与夏、商的人口数量11-22
  • 1.历代学者对阜甫谧《帝王世纪》中有关人口记载的分析11-18
  • 2.夏商时期的人口数量18-22
  • (二)、西周的人口数量22-24
  • (三)、春秋战国的人口数量24-28
  • 1.春秋时的人口24-26
  • 2.战国时的人口26-28
  • 三、先秦人口的分布和迁徙28-32
  • (一)、夏代的人口分布和迁徙28
  • (二)、商代的人口分布和迁徙28-29
  • (三)、周代的人口分布和迁徙29-32
  • 四、先秦人口结构32-36
  • (一)、先秦人口的年龄和性别结构32-34
  • (二)、先秦人口阶级构成34-36
  • 1.夏商国家的人口阶级构成34
  • 2.周代国家的人口阶级构成34-36
  • 五、先秦人口制度36-43
  • (一)、夏商两代的人口调查36
  • (二)、西周时的人口制度和对《周礼》中反应人口制度的分析36-38
  • (三)、春秋时期的书社制度38-39
  • (四)、上计制度的形成39-40
  • (五)、战国时的户籍制度40-43
  • 六、先秦人口质量43-48
  • (一)、高层社会的人口质量43-45
  • (二)、下层平民、普通民众的人口素质45-48
  • 七、先秦人口思想48-53
  • (一) 春秋以前人口思想的萌芽48-49
  • (二)、春秋时期各家的人口思想49-51
  • 1.管仲的人口思想49
  • 2.老子是人口思想49-50
  • 3.孔子的人口思想50
  • 4.墨子的人口思想50-51
  • (三)、战国时期各家的人口思想51-53
  • 1.商鞅的人口思想51
  • 2.孟子的人口思想51-52
  • 3.韩非子的人口思想52-53
  • 八、结语53-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彦修;虢国人素质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2 罗琨;;试论商代殷都人口的自然构成——兼谈如何利用考古资料研究历史[J];考古;1995年04期

3 王建华;;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年龄构成研究[J];考古;2007年04期

4 宋镇豪;;夏商人口初探[J];历史研究;1991年04期

5 胡厚宣;;中国奴隶社会的人殉和人祭(上篇)[J];文物;1974年07期

6 沈长云;西周人口蠡测[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01期



本文编号:655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55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a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