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诛戮士族豪族与晋宋社会变革

发布时间:2017-08-12 02:03

  本文关键词:刘裕诛戮士族豪族与晋宋社会变革


  更多相关文章: 刘裕 寒门 高门士族 豪族强宗 诛戮 抑制


【摘要】:刘裕建宋代晋,不仅是一般的王朝更替,而且意味着寒门武人集团取代高门士族的统治地位。在此过程中,门第低微的刘裕对高门士族之异己人物及其势力严加诛戮和压制。其中对与桓玄篡晋有密切关联的太原王氏、陈郡殷氏、京口刁氏代表人物及其相关势力予以清除;对企图扶持刘毅的谢混、郗僧施等士族集团加以诛戮;对作为特殊士族势力的司马氏宗室人物予以清剿;推行了一系列抑制地方豪门强宗的政策。此外,刘裕对高门士族始终加以监控,收集相关情资,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手段。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刘裕 寒门 高门士族 豪族强宗 诛戮 抑制
【分类号】:D691;K239
【正文快照】: 刘裕建宋代晋,意味着北府寒门武人集团取代高门士族的统治地位,引发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此过程中,刘裕主要依靠北府武人集团的支持,对内通过打击高门士族及地方豪族以整顿统治秩序,对外则通过军功勋业以树立威望。关于其勋业,历代史家论之者甚多,至于整肃高门士族之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冻国栋;;读沈约所拟《授蔡法度廷尉制》书后[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1年00期

2 魏斌;;南朝前期豫章郡的豪族——围绕胡、邓二氏为中心的考察[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2年00期

3 权家玉;;晋武帝立嗣背景下的贾充[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6年00期

4 陈辉娟;吕思勉的宗族史研究及其史学意义[J];克山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5 王永平;;晋宋之际陈郡谢氏代表人物的政治倾向及其境遇[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康亚军;;羯族西域月氏说商榷[J];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04期

7 丁柏峰;西晋末年人口大迁徙对“五凉”政权的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王大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迷信与政治[J];齐鲁学刊;2003年03期

9 刘伟航;刘玉山;;北齐文宣帝高洋在位前后期表现迥异新论[J];求索;2006年11期

10 韦琦辉;;北齐文宣帝晚年昏暴原因之考查[J];求索;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永平;;梁武帝之倡儒与萧梁经学之复兴[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李凭;;北魏平城时代的分期[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幽坤;;刘裕俊 苏浙汇圈地澳门[J];华人世界;2007年06期

2 唐春生;晋末刘裕与刘毅之争述论[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王丽敏;;试论晋末刘裕与刘毅之争[J];运城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4 刘玉山;刘伟航;;刘裕的忠孝观念及其驭人策略试释[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杨恩玉;;刘裕的猜忌心理与用人政策探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袁雪尘;;怀念亡友——好八连连长刘裕民[J];档案春秋;2013年01期

7 王应琪;;论刘裕用才[J];许昌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8 庄华峰;;刘裕与东晋末年改革[J];安徽史学;1991年04期

9 卢华语;论刘裕的成功之道[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5期

10 李琼英;;刘裕七月灭后秦[J];文献;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广义;党交给的工作义不容辞[N];首都建设报;2011年

2 晋雅芬;刘裕国 灾区采访不停歇[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3 卫金桥;以战养战 刘裕和“驱动”汽车人生[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刘骞;学生差异是一种人生幸事[N];四川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黄超;刘裕和:市场竞争需理性[N];中国商报;2006年

6 丛刚;技术管理派刘裕和[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7 本报记者 林妍;高考人数下降趋势还将持续约10年[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葛帮宁;刘裕和:今年销售目标8万辆[N];中国商报;2006年

9 记者 阎海峰;加拿大亚洲商会来我市考察[N];驻马店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邵鹏飞;刘裕和:定义品牌 领跑未来[N];中国商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芬;晋宋之际政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伟军;论刘裕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宋的建立[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59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59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1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