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士族文人的自我转型——以颜之推对范晔的批判为例
本文关键词:南北朝士族文人的自我转型——以颜之推对范晔的批判为例
【摘要】:《后汉书》是南朝刘宋时期范晔的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从范晔删众家后汉史写作开始,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为止,未能完成全部写作计划。一方面,《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其创造性的撰写成为儒林和史学的典范,以致许多儒者精读该书;另一方面,范晔的为人和被杀的命运,又显示了一个生动的典型,伴随范晔被杀,撰史由私家的权利被收归国有,皇族继续打压世族。至颜之推对范晔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批评。扬弃范晔,象征士族文人的自我转型,转变思想理念和生活方式,以适应时代的巨变,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下去。颜之推就是一个成功转变的典型。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颜之推 范晔 士族 转型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诗品》《文心雕龙》文献研究集成”(14ZDB068)成果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规划项目成果 上海高校大文科学术新人培育计划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34
【正文快照】: 一缘起范晔是南北朝初期的文人,著有《后汉书》;颜之推是南北朝末期的学者,著有《颜氏家训》。他们都出身于西晋末年南迁的士族。范晔身处刘宋王朝的平稳时期,却卷入谋反大案,被宋文帝灭族;颜之推连续经历了萧梁、北齐、北周三朝的灭亡,却能够苟全性命于乱世,其后裔在隋唐时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志先,张霞;《后汉书》中所载东汉“弃官”现象管窥[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曹金华;《后汉书》及注校勘拾遗(五)[J];江海学刊;2004年05期
3 曹金华;《后汉书》及注校勘拾遗(六)[J];江海学刊;2004年06期
4 程方勇;从骈俪倾向谈范晔《后汉书》的序、论[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01期
5 杨小平;《后汉书》词语考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1期
6 曹金华;《后汉书》及注校勘拾遗(八)[J];江海学刊;2005年02期
7 汪桂海;;《后汉书》帝纪编纂的两个问题[J];史学史研究;2007年03期
8 何凌风;;《后汉书》对偶艺术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刘春雨;;《后汉书》灾害史料考辨三则[J];兰台世界;2009年06期
10 洪海安;;章注《后汉书》的历史贡献[J];社会科学家;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陶喻之;;“西汉有纸”考古唯自圆其说[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 薛梦潇;;东汉“行春”考[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许凌云;叙事周密 议论风生[N];光明日报;2001年
2 孙中义;后汉书[N];今日信息报;2006年
3 馨林;如此尚欧崇美让人不敢苟同[N];新疆日报(汉);2013年
4 张晓政;读史未必明智及其理由[N];学习时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杨民武;《周易函书》亟待抢救[N];宁夏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书林;《后汉书》文学论稿[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雪峰;范晔及其《后汉书》文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宇丽;元大德本《后汉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郭雪峰;范晔及其《后汉书》文学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4 傅丽娜;《后汉书》所载文人“赋”作及相关问题之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5 唐莹;《后汉书》序论赞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龚阔英;明正统本《后汉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敏祥;《后汉书》李贤注商榷[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郑嗑;《仙鉴》与《史记》、《汉书》、《后汉书》重出人物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杨柳;《后汉书》女性形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范鹏伟;《后汉书》历日订误[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63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63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