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民众法律观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8 03:04
本文关键词:宋代民众法律观念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宋代 契约观念 诉讼观念 鬼神赏罚观念 秩序
【摘要】: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这一时期民众的法律观念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注意,即诉讼观念、契约观念和鬼神赏罚观念。由于社会、经济、国家制度的变化,宋代民众诉讼意识普遍增强,这既是他们法律意识最集中的体现,也是他们法律观念中最具有崭新意义和理性的地方。宋代民众诉讼观念的变化,对中国传统的“无讼”观给予沉重的打击,诉讼从此开始成为民众经常用以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这体现出社会弱势群体力量的增长,也透露出社会走向地位平等与权利开放的趋势。契约规则与国家成文法几乎同样普遍地为广大民众所承认和遵守,并在逐步被国家法律所吸纳。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或服务业中,人们常常在互相合意的原则下结成各种契约关系。对民众来说,契约有习惯法与国家法两个层次,民众选择往往在二者之间游移。宋代民众的思想观念中,还有一个由以“天”为首的鬼神组成的一个更为合理和公平的秩序系统,这个秩序之下,一切善恶都得到应有的赏罚,鬼神不仅对国家法律管辖之内的犯罪行为进行监督,甚至对国家法律不能体察到的、隐藏的恶行进行惩罚;不仅对一般民众的罪恶给予惩治,也对执行法律者的违法行为给予惩罚。上述三者实为宋代民众关于社会秩序与法律系统之观念的三个最基本的部分。其中,普遍化的契约意识与深刻化的契约观念是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基础性的秩序观念;诉讼观念则是民众在纠纷无法自行解决状态下的对法律的态度与认识;而鬼神赏罚观念是民众最理想的层次,,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对社会正义、法律公平的更多需求。
【关键词】:宋代 契约观念 诉讼观念 鬼神赏罚观念 秩序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44
【目录】:
- 前言7-10
- 第一章 宋代民众的诉讼观念10-24
- 一、 宋代民众好讼的普遍性10-13
- 二、 好讼之风产生的原因13-18
- (一) 社会变动、经济变化对诉讼活动的影响13-14
- (二) 乡村司法机制的薄弱对诉讼活动的促进14-18
- 三、 诉讼过程中民众的法律观念18-24
- (一) 诉讼动机:利益维护与公平追求18-19
- (二) 对裁决者的选择:诉讼中的权威观19-20
- (三) 民讼官:以法律对抗权力的意识20-22
- (四) 上诉:不惜代价的韧性精神22-23
- (五) 讼学和讼师:学法用法意识和法律服务意识23-24
- 第二章 宋代民众的契约观念24-30
- 一、 宋代契约关系的历史基础24
- 二、 民众契约意识的普遍化24-26
- 三、 民众契约观念的深刻化26-27
- 四、 民众契约观念中的习惯法与国家法27-30
- 第三章 宋代民众的鬼神赏罚观念30-36
- 一、 宋代民众的鬼神崇拜与宗教信仰30
- 二、 民众观念中鬼神赏罚的主体和内容30-32
- 三、 鬼神赏罚观念中的法律含义32-34
- 四、 鬼神赏罚观念的特点34-36
- 第四章 宋代民众法律观念的意义分析36-43
- 一、 民众的法律观念对国家法律的意义36-38
- (一) 民众诉讼意识的增强推动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36-37
- (二) 民众契约观念对国家法律的积极意义37-38
- (三) 民众鬼神赏罚观念对国家法律的辅助作用38
- 二、 民众的法律观念对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影响38-43
- (一) 契约观念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38-39
- (二) 诉讼观念、契约观念对社会等级观念的影响39-42
- (三) 鬼神赏罚观念在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终极性意义42-43
- 结语43-45
- 参考文献45-4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楠;赵树旺;;宋代家庭中的未析产业纠纷[J];宋史研究论丛;2007年0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文慧;南宋东南地区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途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杨卉青;宋代契约法律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3 张利;宋代司法文化中的“人文精神”[D];河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袁琴;治理理论运用于中国大学之反思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胡雯姬;晋身之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瑞蕾;宋代民事诉讼权利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92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92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