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分家与析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2 10:33

  本文关键词:唐代的分家与析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唐代 家产 分家 政策 习俗


【摘要】: 分家是家庭自身运行机制和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包括析分家产和另立门户两方面的内容。因此,分家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家产的继承,还关系到国家的户籍管理乃至赋役的征发,甚至有悖于中国的大传统文化。历代统治者出于各自的统治需要对分家采取了一定的干预政策,从而使分家在官方政策和民间习俗两个层面上进行,这两个层面处在不断的互动和整合中。 本文拟在对唐以前分家析产状况简单回顾的基础上,从唐代统治者对分家析产的政策、唐代分家析产的方式、原则及唐代女性的分家权益四个方面对唐代的分家析产进行整体性研究,并从家庭分家析产的原因、唐代分家析产的特征及影响三方面作了探讨性总结。 从宏观上来看,唐以前的历代统治者对分家析产的政策因各自的统治需要而不断发生变化。唐代统治者对分家析产的限制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同时也是对唐以前相应政策的一大转变,并一直影响了以后的历代王朝。从微观上看,不同的分家析产方式并存于各个历史时期。在唐代,出分和生分尽管是官方禁止的分家析产方式,却是一些家庭的理性选择。在继分和预分方式下,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文书作为分家析产的书面凭证,反映出继分和预分方式在唐代社会中是相对普遍的。诸子均分是唐代分家析产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在实际的贯彻实施中具有绝对性、相对性和不彻底性。诸子均分的析产原则在唐代已不仅仅贯彻在民间习俗的层面,而且还通过法律加以强制执行,从而使这一原则在民间得到进一步的普及,进而对中国的社会历史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受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唐代的女性不能享有与家中男性同等的分家权益,但这并没有完全剥夺女性的家产继承权,她们是以特有的方式或在特定的家庭形态中享有这份权益的。
【关键词】:唐代 家产 分家 政策 习俗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42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引言6-7
  • 一、唐以前的分家与析产概述7-11
  • 二、唐代的分家与析产11-43
  • 1、唐代统治者对分家析产的基本政策11-15
  • 2、唐代的分家与析产方式15-23
  • 3、唐代分家与析产的原则23-35
  • 4、唐代女性的分家权益35-43
  • 三、对唐代分家与析产的总结43-55
  • 1、家庭分家析产的原因43-46
  • 2、唐代分家与析产的特征46-48
  • 3、唐代分家与析产的影响48-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曦;唐代女性继承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贾静;唐代继承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李红梅;略论唐宋家产均分继承制度[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780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7780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0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