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湖南人口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18:32

  本文关键词:清代湖南人口结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清代 湖南 人口结构 研究


【摘要】: 清初,湖南建省后,人口一度呈“爆炸”式增长,且从乾隆中叶起至道光年间,人口增长速度仍然很快,但从道光年间至清末,增长速度放慢了。总的来说,清代前、中期人口快速增长;后期人口呈缓慢增长态势。 人口的发展、聚散,多与各地政治经济状况有密切的联系。清代湖南人口的分布以长沙为中心,溯湘江南至衡阳,沿洞庭湖边腴区北至岳阳,西至常德、澧州、中部溯资江至宝庆,形成人口稠密区;湘西及湘西南山区各府州则相对人口较稀少。由于受小农经济和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着重男轻女的观念和溺女婴的恶习,人口性别结构中男多女少,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长期存在。 家庭规模是指家庭的平均人口数。按人口数的多少,有大家庭和小家庭之分。在清代湖南社会,家庭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核心家庭、直系家庭、复合家庭、残缺家庭等。从婚姻状况来看,清代湖南婚龄一般较早,男十六、女十四以上皆可成婚;结婚论财之风盛行;良贱不通婚。在婚姻关系上,“从一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封建观念得到宣扬和推崇。 清代湖南为一个多民族省份,除汉族外,还居住着苗、土家、瑶、侗、回、维吾尔、壮、白族等少数民族。这些民族或素为土著,或先后从其他省区迁入,率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各民族的分布来看,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湘西及湘西南山区,汉族则主要分布于湘中、洞庭湖平原及湘南等地区。清代湖南人口主要是汉民族的增长,但同时,各少数民族人口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关键词】:清代 湖南 人口结构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C924.24;K24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3
  • 一、选题考虑10-11
  • 二、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11-12
  • 三、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创新12-13
  • 第一章 人口数量的发展变化13-21
  • 1.1 建省前人口发展简况13-14
  • 1.2 清代前、中期人口快速增长14-16
  • 1.3 清代后期人口缓慢增长16-18
  • 1.4 人口年增长率问题18-21
  • 第二章 人口的分布结构及性别结构21-30
  • 2.1 历史上湖南人口区域分布变迁简况21
  • 2.2 清代湖南人口分布结构21-24
  • 2.3 清代湖南人口性别结构24-26
  • 2.4 影响人口结构的主要因素26-30
  • 2.4.1 天灾26
  • 2.4.2 人口迁移26-27
  • 2.4.3 战乱27-28
  • 2.4.4 溺婴28-30
  • 第三章 家庭结构及婚姻状况30-38
  • 3.1 传统社会的家庭和婚姻简况30-31
  • 3.2 清代湖南家庭结构31-34
  • 3.2.1 家庭结构的形式31-32
  • 3.2.2 关于家庭人口规模32-34
  • 3.3 清代湖南婚姻状况34-38
  • 3.3.1 婚龄及早婚现象34-35
  • 3.3.2 节、烈女子受推崇35
  • 3.3.3 结婚论财之风35-36
  • 3.3.4 择偶等级界限及禁止民苗结亲36-38
  • 第四章 民族结构及分布38-47
  • 4.1 历史上湖南土著民族的形成及变迁简况38-39
  • 4.2 回族、维吾尔族、壮族、白族等进入湖南简况39-41
  • 4.3 清代湖南民族结构及分布41-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5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向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洞庭湖区社会经济史研究综述[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华;湘军与晚清湖南社会变迁[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18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18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1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