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研究(1924-1949年)
本文关键词:胡适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研究(1924-1949年)
【摘要】: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是20世纪20年代用美国第二次退还的庚款建立起来的一个民间文教机构,简称为“中基会”,由中美双方共15名人士组成,负责所退庚款的管理与分配。中基会的中方成员大都是中国文教界的杰出人物,他们利用这一较为稳定的资金来源,补助各项文教事业的发展,对中国文化学术事业的近代化进程起到了客观上的促进作用。而作为文教界的领袖人物,胡适与中基会的关系不可谓不深。他长期担任该会董事、名誉秘书等职,参与会中重大事宜的决策,为该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出力甚多。当然,对中基会这一重要学术资源的掌控,也为胡适“学阀”地位的建立与巩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两者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本文的研究主要以胡适留下的文字、中基会的相关记载为基础,运用历史分期法与专题研究法对胡适与中基会的关系进行梳理,力求全景式展现胡适在中基会的活动轨迹,并在此基础上剖析其在中基会的人际网络与权势影响。本文结构如下:绪论。叙述选题缘起,对该选题的研究现状进行必要的学术史回顾,简要说明本文所用史料、研究方法及文章架构。纵向研究部分,分三章,即第一章、第二章与第三章。第一章,分两节。第一节简述美国两次退还庚款的经过、中基会的成立及胡适在中基会成立前后的活动;第二节聚焦中基会的改组风波,介绍改组问题的缘起、胡适在此过程中的应对措施及其对于独立自主原则的坚守。第二章,分两节。第一节论述胡适与中基会编译委员会的关系,介绍编译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成绩,指出其对于中国的翻译事业乃至学术事业的重大意义;第二节论述胡适与北大中基会合作研究特款的关系,着重强调胡适在合作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第三章,分三节。第一节概述胡适与战时状态下的中基会,介绍胡适在特设驻美委员会的任职情况;第二节聚焦抗战时期中基会的存废之争,介绍胡适在此过程中的主要活动;第三节论述胡适与抗战结束后中基会的关系,介绍其所主导的中基会与北大的第二次合作,及大变局下的中基会与去留之间的胡适。横向分析部分,分两章,即第四章与第五章。第四章,分两节。第一节分析胡适在中基会内的人际网络,将这个网络称为“圈子”,初步界定“圈子”的边界与内涵;第二节论述胡适对于“圈子”的维护之功,将其所扮演的角色形象地称为“修理工”与“马前卒”。第五章,分三节,探讨胡适在中基会内的权势影响,分别从参与会中重大事宜、掌控中基会的部分资源、外界对其在中基会地位的重视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中基会为胡适提供了一个发挥作用与扩大影响的平台,是其成为·“学阀”的一个必要条件。结语。对基金会与学术发展、中基会与胡适学术地位的关系问题作出回答。胡适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研究是胡适研究领域的一个量的积累,也为中基会相关人物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靠参照。希冀本文能有助于完善人们对于相关史实的认知,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丰富的素材与新的思路。
【关键词】:胡适 中基会 人际网络 “学阀”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绪论11-18
- 第一章 胡适与初创期的中基会(1924—1929年)18-32
- 第一节 胡适与中基会的成立18-24
- 第二节 胡适与中基会的改组24-31
- 小结31-32
- 第二章 胡适与发展期的中基会(1930—1937年)32-47
- 第一节 胡适与中基会编译委员会32-39
- 第二节 胡适与北大中基会合作研究特款39-45
- 小结45-47
- 第三章 胡适与困顿期的中基会(1938—1949年)47-61
- 第一节 胡适与战时状态下的中基会47-50
- 第二节 胡适与中基会的存废之争50-54
- 第三节 胡适与抗战结束后的中基会54-59
- 小结59-61
- 第四章 “圈子”:胡适在中基会内的人际网络61-74
- 第一节 “圈子”的边界与内涵61-67
- 第二节 “修理工”与“马前卒”67-73
- 小结73-74
- 第五章 “学阀”:胡适在中基会内的权势影响74-86
- 第一节 参与会中重大事宜74-77
- 第二节 掌控中基会的部分资源77-81
- 第三节 外界对其在中基会地位的重视81-84
- 小结84-86
- 结语86-88
- 附录88-98
- 征引文献98-105
- 后记105-10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杰;;胡适的慈爱和不苟且[J];粤海风;2000年01期
2 欧阳哲生;;《追忆胡适》序[J];群言;2000年05期
3 杨沐喜;胡适为何拒绝中共[J];领导文萃;2001年02期
4 朗达;胡适为何拒绝回大陆[J];湖南文史;2002年01期
5 李珂;胡适的打油诗[J];文史天地;2003年07期
6 易俊杰;;琐话胡适[J];文史春秋;2005年11期
7 李传玺;;胡适: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面镜子[J];出版广角;2005年12期
8 汪荣祖;胡适历程的曲直[J];读书;2005年02期
9 易竹贤;胡适其人及胡适研究述评[J];江汉论坛;2005年03期
10 谢荣滚;;胡适与香港大学——从《陈君葆日记全集》看胡适与香港因缘[J];岭南文史;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建;;瞿秋白、鲁迅与胡适的一次交锋[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杨国荣;;胡适与文学革命[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3 王法周;;胡适的新文化启蒙思想[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4 谢慧;;胡适与上海亚东图书馆[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5 蒋小波;;“道问学”与“尊德性”——胡适派学人与现代新儒家的“汉宋之争”[A];2008年台湾文学现代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江弱水;;胡适的语文观与三十年代的反拨[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杜蒸民;;在批判中实现超越——郭沫若与胡适关系述论[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8 刘巍;;“诸子不出于王官论”的建立、影响与意义——胡适“但开风气不为师”的范式创新一例[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9 钟军红;;论胡适“五四”时期对“团圆”观念的否定[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10 苏育生;;胡适与梅兰芳[A];德艺馨芳——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傅小平;今天,我们怎样读胡适?[N];文学报;2012年
2 陈明远;胡适的经济生活[N];南方周末;2004年
3 法律学者 羽戈;为什么要读胡适?[N];中国经营报;2013年
4 张洁;胡适逸事[N];人民政协报;2001年
5 谢泳;胡适的价值[N];深圳商报;2004年
6 余岸竹;胡适先生掠影[N];团结报;2000年
7 风石堰;自由与容忍之间的胡适[N];文学报;2004年
8 龚育之;胡绳晚年论胡适(中)[N];学习时报;2002年
9 杨建民;胡适史著半部现象探析[N];团结报;2010年
10 早报记者 田波澜;“胡适是20世纪影响力最大也最长久的思想家”[N];东方早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玲;论胡适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光和;西方文化影响下的胡适文学思想[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东方;“五四”时期胡适的文体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光利;胡适诗学批判[D];浙江大学;2012年
5 刘岩;重读胡适[D];山东大学;2005年
6 徐希军;理想主义:胡适国际政治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国良;输出与输入[D];复旦大学;2003年
8 王晓生;“1917—1923”新诗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超;为大中华,造新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汤景泰;宁鸣而死,,不默而生[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艺;论胡适科学观念对文学观念现代转型及批评新范式形成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健韬;胡适与红学史上“怪现象”[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3 汪文丽;胡适与1925年的青年“批胡反胡”事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雷跃云;胡适读书治学观探讨[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
5 王晶晶;胡适启蒙理性思想的内涵及其启蒙实践[D];复旦大学;2014年
6 崔德胜;胡适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研究(1924-1949年)[D];南京大学;2015年
7 潘文文;翻译家胡适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徐超;异域表达与胡适的民族文化观[D];安徽大学;2010年
9 余敏;胡适思想矛盾的表现与解读[D];湘潭大学;2004年
10 饶向阳;胡适方法:一种现代中国元方法的建构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009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009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