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丝织业估值研究及相关分析(1840-1880)
发布时间:2017-10-26 23:30
本文关键词:中国传统丝织业估值研究及相关分析(1840-1880)
【摘要】:摘要:通过运用计量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综合利用清末的调查资料、《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和大量地方志等历史典籍和文献对经济数据的记载,并借鉴前人对经济史定量研究的成果,整理和估算了1840年代至1880年代的清代丝织业的产量、产值,特别是完善了丝织业里经常被忽略的柞蚕丝织业的产值,分析了当时丝绸的价格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经过对1840年代和1880年代两个关键节点的丝织业产量估算,在估算大的过程中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数据,采取重点丝织业的产区,并且选择性的采用合理的估算方法,或生产法或收入法或消费,或者其中几种方法并用相互验证。以确保估算结果的相对准确。 在估算的基础上,本研究勾勒了十九世纪中后期中国丝织业发展的基本脉络。分析了影响中国传统丝织业发展的基本因素。政府对种桑养蚕织绸的的提倡使中国的传统丝织业不至于迅速衰落;战争时期传统丝织业能够适应形势得发展由大城市转入附近的乡镇,使得丝织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得以部分保存;海外贸易的发展一度使得江南地区在太平天国战争中被破坏的丝织业得到了迅速恢复。但是这一时期生丝的大量出口导致国内用丝量日渐减少。再加上出口生丝被制成丝绸又直接导致中国传统丝绸的市场日益变小,这些势必导致中国的传统丝织业发展减缓。由于中国社会缺乏一种对技术进一步挖掘的内在动力,导致传统丝织业虽然获得表面的繁荣发展但是却并未同步实现生产率的发展。
【关键词】:丝织业 桑蚕业 柞蚕业 产值 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426.81;K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一、绪论7-15
- (一) 选题缘起7-9
- (二) 研究现状分析9-13
- (三) 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13-15
- (1) 研究路径的选择:从史料入手,重建历史数据13
- (2) 估算方法13-15
- 二、1840年以前的丝织业产量、产值估算——以1840年为点15-27
- (一) 中国传统丝织业的发展概况15-17
- (二) 各主要产区传统丝织业规模估算17-27
- (1) 1840年代江南地区传统丝织业估值17-20
- (2) 1840年代其他桑绸产区产值估算20-22
- (3) 1840年代柞蚕丝织业产值估算22-27
- 三、19世纪后半期丝织业产量、产值估算——以1880年为点27-33
- (一) 从市场角度进行的总体估算27-28
- (二) 1880年代分地区进行的估算28-33
- (1) 1880年代江南地区传统丝织业的产值估算28-30
- (2) 1880年代其他主要桑绸产区传统丝织业产值估算30-31
- (3) 1880年代传统柞蚕丝织业产值估算31-33
- 四、十九世纪后半叶中国传统丝织业发展趋势——基于估值的分析33-43
- 五、结语43-45
- 六、参考文献45-4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49-50
- 后记50-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翔;对外贸易与中国丝绸业的近代化[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2 詹永发,田应书;贵州柞蚕业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北方蚕业;2000年03期
3 孔柱新;锦纶会馆与广州丝织业史[J];岭南文史;2003年02期
4 李平生;论近代山东蚕丝业改良[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02期
5 谢东莉;裴恒涛;;清代至民国遵义蚕桑业的兴衰刍议[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1100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100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