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国游记中的新疆社会文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 游记 近代 入新人员 新疆社会 文化 出处:《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游记是认识人类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清末民国时期众多关于新疆地区的游记对我们深入了解当时新疆的社会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该时期,新疆处在内忧外患的境地,不同身份的人怀着不同的目的涌入新疆,将他们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为后人留下了一大批游记文献,这些文献真实的反映了当时新疆的社会风貌。本文欲通过对大量涉疆游记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受国际局势以及国内情况的影响,清末民国时期入新人员游历新疆的主要原因有:科学考察、文化考察、收集情报、盗挖文物、传教布道以及调查财政状况、交通线路和政治考察。第二,国外进入新疆进行考察的时间较早。受“一战”的影响,在1914年之前进入新疆的人员较多,“一战”爆发后,入新人员较少,直到“一战”结束后的八年,入新人员才逐渐增多。国内进入新疆进行考察的时间较晚,且受到军阀混战的影响,中间一度处于沉寂状态。第三,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人们的服饰、饮食、交通出行、礼仪、娱乐等方面虽然依旧很大程度上遵循着传统的规范。第四,在所谓的社会变革和近代化历程中,最根本的生存方式、家庭伦理、婚姻理念、价值观念、宗教观念并没有发生变化。尽管在众多中外旅行家的笔下新疆依旧保持着“中世纪”的种种生活模式,但不可否认的是,新疆正朝着近代化方向迈进。
[Abstract]:Travel Note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understand human social culture.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many travel notes about Xinjiang region have importan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culture of Xinjiang at that time. Xinjiang is in the situ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oubles, people of different status have entered Xinjiang with different purposes, recorded what they have seen and heard, leaving a large number of travel documents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hese documents truly reflect the social features of Xinjiang at that time. This paper intends to sum up, analyze and summarize a large number of travel documents related to Xinjiang, and ge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the domestic situation,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new personnel to travel to Xinjiang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were: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cultural investigation, intelligence gathering, excavating cultural relics, preaching, and investigating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Transportation route and political investigation. Second, the time of foreign entry to Xinjiang for investigation was earli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World War I", more people entered Xinjiang before 1914,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broke out. Only eight years after the end of the "first World War", the number of new personnel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time for domestic inspection in Xinjiang was relatively late, and was affected by the melee of warlords. The middle was once in a state of silence. Third, in people's daily life, people's clothing, diet, transportation, etiquette, entertainment and other aspects, although still largely follow the traditional norms. 4th. In the so-called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modernization process, the most fundamental way of life, family ethics, marriage concept, values. Religious ideas have not changed. Although Xinjiang still maintains the "medieval" lifestyle in the works of many Chinese and foreign travelers, it is undeniable that Xinjiang is moving towards modernization.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艾依代尔·吾斯曼;;试论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新疆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6期
2 张文学;要认真编写好新疆地方发展史[J];新疆地方志;1999年01期
3 刘洁;朱跃增;;文化援疆,推动新疆发展的软实力[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年05期
4 孙宏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发展研究中心在京成立[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04期
5 刘少虎;;历代屯垦绩效对民国新疆的中华民族认同影响研究[J];保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于溶春;论新疆的中苏贸易[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5年04期
7 李江杰;;文化认同语境下清代戏曲的新疆发展与衍变[J];戏曲艺术;2014年02期
8 夏野;李杨;;“儿子娃娃”给新疆各族人民的“答卷”——张春贤主政新疆两周年回望[J];新疆画报;2012年04期
9 ;发展变化看新疆[J];新疆画报;2012年12期
10 边纪;《20世纪新疆史论丛——新疆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研究》述评[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风云;;新中国五十年与新疆巨变[A];五十年社会变迁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郑丽丽;;地理决策需慎重——关于新疆大开发[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3 苏成;;中国共产党是新疆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4 陈建华;陈新生;陆卫东;;新疆自治区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1(2003)[C];2004年
5 李雪源;艾先涛;王俊铎;莫明;吐逊江;郑巨云;多里坤;;科学地做好新疆杂交棉研究与推广[A];中国棉花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张振华;蒋丽;;“四个认同”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疆的提升和弘扬[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赵海;孔宪良;;新疆杂交棉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A];中国棉花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七次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祁若雄;;陈云在新疆的革命思想与实践活动研究述评[A];陈云研究述评(上册)[C];2004年
9 王东向;;正确认识新疆工作在全国大局中的重要地位[A];中国西部人才强国战略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郑伟才;;新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战略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晓鹏;全国法院为新疆发展提供司法保障[N];人民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张昕宇 杨英春 井波;新疆的明天更美好[N];新疆日报(汉);2010年
3 本报评论员;为新疆改革发展稳定作贡献[N];兵团日报(汉);2012年
4 新疆社会科学院 杨富强;对口援疆实践助力新疆发展[N];新疆日报(汉);2012年
5 记者 冯瑾 姚彤;继续关心支持新疆发展[N];新疆日报(汉);2013年
6 本报记者 冯瑾 姚彤 隋云雁 李行;“新疆发展一定会更好”[N];新疆日报(汉);2013年
7 本报特派记者 王春江;祝福新疆[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3年
8 记者 韩沁言;对口援疆为新疆发展添动力[N];新疆日报(汉);2013年
9 心轩;全力维护新疆社会大局稳定[N];新疆日报(汉);2013年
10 记者 冯瑾;发挥“思想库”作用 服务新疆建设[N];新疆日报(汉);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国勇;新疆农村贫困问题:结构特征、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2 赵曼;何为新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新疆认知”之主要内容与特征[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3 李奋;新疆宗教文化生态现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张丽;城乡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新疆城镇化产业支撑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洁;清朝治理新疆的民族经济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张春林;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公共政策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7 王贵荣;新疆奶业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8 安尼瓦尔·阿木提;基于区域理论创新的新疆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9 郑江平;新疆羊产业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10 王野;开放条件下新疆农产品国际贸易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春燕;新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2 李雪梅;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的历史经验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程楠;新疆自我发展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4 张震;新疆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5 张瑞华;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6 王璐;中央网络新闻媒体报道中的新疆形象展现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5年
7 王淑娟;向西开放背景下新疆优势产业选择与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8 古丽白克热木·沙哈提;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探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9 唐正伟;马克思主义宗教历史观教育及其对新疆反分裂斗争的意义[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10 张云;新时期党维护新疆稳定理论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48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448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