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新教来华传教士的语文策略考评

发布时间:2018-02-21 09:50

  本文关键词: 新教传教士 语文适应策略 语文分层策略 共同语与国语策略 出处:《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晚清新教来华传教士的语文策略,是其基督教化中国的一部分,或者为其实现上述使命之先导工具。历史地看,其语文策略大体上经历了来华初期的语文适应策略以及之后的民族共同语文策略。前者基本上是与本土现有语文(包括精英阶层的语文以及底层普通民众的地域方言)达成"妥协",后者则是由传教士所主导并设计实践的一种更具有开创性与前瞻性的语文策略。新教来华传教士所发起推动的这场语文改良运动,与"五四"时期的语文改良运动之间,尽管存在着种种相似甚至某些关联,甚至亦可视作晚清以来语文改良运动中不同历史语境之下最有开创性与影响力的两波,但二者并没有直接的承续或效仿关系。
[Abstract]:The language strategy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as part of their Christianity in China, or a leading tool for them to fulfill the above-mentioned mission. Its language strategy has experienced the Chinese adaptation strategy in the early period of its coming to China and the common language strategy of the nation. The former is basically with the native language (including the elite language and the region of the ordinary people at the bottom). The latter is a more groundbreaking and forward-looking language strategy led by missionaries and designed for practice.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similarities and even som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Chinese reform movement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it can even be regarded as the most pioneering and influential two waves in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contexts of the Chinese improvement movement since the late Qing Dynasty. But there is no direct continuation or imita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文学中的语言问题:从晚清到五四”(项目编号:16BZW1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H109.3;K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西平;;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研究[J];清史研究;2009年02期

2 许序雅;来华传教士对中西封建社会产生的不同影响及其原因[J];浙江师大学报;1993年01期

3 赵慧峰;近代来华传教士的文化效应[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4 杨齐福;近代来华传教士对科举制度的反思与批判[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王海鹏;;近代来华传教士关注中国社会风俗原因初探[J];唐都学刊;2009年05期

6 王海鹏;;论近代来华传教士的中国风俗观[J];唐都学刊;2012年04期

7 陆耿;;早期来华传教士中国文化观[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侯强;;清末朝野及来华传教士对涉外版权保护的认知与举措[J];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9 任燕;;浅谈近代来华传教士对中国的贡献[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吴泽庆;;家与墙:一位美国来华传教士的困境[J];世界文学评论;2007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历史系 李晟文;加拿大来华传教士与中加文化交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龚颖;明末清初与晚清时期来华传教士角色变化之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周晓玲;近代来华传教士报刊与中国女性观念启蒙[D];辽宁大学;2011年

3 邓云;来华传教士与近代烟台社会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毛逸云;来华传教士在“丁戊奇荒”中的赈济事业[D];河北大学;2007年

5 熊伟;来华传教士媒介使用研究(1565-1912)[D];湖南大学;2014年

6 刘同赛;近代来华传教士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译介研究[D];济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21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521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7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