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丁日昌的西方文化观溯源

发布时间:2018-02-27 11:16

  本文关键词: 丁日昌 西方文化观 溯源 洋务运动 出处:《兰台世界》2014年2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丁日昌具有深厚的西方文化思想。由于他幼年成长的环境造就了独特个性,他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也不同于一般洋务派大臣。他所结交的西学人士对他西方文化观的成熟及其实践具有重要帮助。
[Abstract]:Ding Richang,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Westernization School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had profound western cultural thoughts. Because of the unique personality created by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he grew up, His understanding of western culture is also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rdinary Western-style ministers. The westerners he associates with are of great help to the maturity and practice of his western cultural views.
【作者单位】: 西京学院;
【分类号】:G02;K25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闫鹏;;清朝宗室封爵制度发展历程探析[J];黑龙江史志;2014年01期

2 张富春;;支遁诗文辑本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3 陈可畏;;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与近代中国的东海危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徐世中;;《吴汝纶全集》失收书信一通考略[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06期

5 朱声敏;;清代州县司法实践中的门丁之弊[J];学术论坛;201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宏哲;康熙词坛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2 张宁;清代满族文言小说家及其小说创作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3 王苏生;古代学人戏曲观的生成与演进[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明智;清末统计学译著《统计通论》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2 马晓;清代前期古诗声调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3 张国强;谭嗣同《仁学》思想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森;萧一山的史学理论与实践[D];淮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黄晓静;清初志怪传奇小说中的离魂故事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强;;丁日昌、容闳与官费留学[J];源流;2006年07期

2 皮明勇;丁日昌与晚清军事近代化[J];广东社会科学;1987年01期

3 杜景华;丁日昌评《红楼梦诗》[J];红楼梦学刊;2001年03期

4 高强;;怪树下,神童奚落师爷[J];源流;2006年10期

5 ;丁日昌台湾防务思想与实践之探析[J];台湾研究;1996年01期

6 赵春晨;丁日昌《百兰山馆政书》简析[J];清史研究;2004年01期

7 马鼎盛;丁日昌对台湾防务的贡献[J];近代史研究;1987年04期

8 范海泉;丁惠康乃丁日昌之子[J];广东社会科学;1986年03期

9 左鹏军;新见丁日昌七律二十首[J];岭南文史;2000年02期

10 郑智勇;丁日昌与中国首批留学生赴美[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陈俱;;丁日昌在台湾建省过程中的贡献[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崔之清;;晚清台湾建省考论[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沈吕宁;;沈葆桢与吴淞铁路[A];沈葆桢生平与思想研究——沈葆桢巡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郑镛;;论台湾建省前后国家与社会的互动——以板桥林家、雾峰林家为研究对象[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汪敬虞;;从唐氏三兄弟的历史看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6 翟广顺;;容闳与晚清幼童出洋“教育计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王国平;;略谈江苏现代化启动的“非制度化推动”[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李庆;;嘉业堂藏书的流布及其与日本的关系[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智勇;丁日昌促成中国首批留学生赴美[N];学习时报;2003年

2 雷颐;全局问题需全局讨论[N];光明日报;2006年

3 黄舜生;潮汕历代诗歌概览[N];汕头日报;2006年

4 中国史学会会长、教授 李文海;“莫用三爷,废职亡家”[N];北京日报;2010年

5 阮凤文 首席记者 孟宝林;明星村的就地城市化嬗变[N];牡丹江日报;2011年

6 陈绛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清中央政府对台湾治理的深化[N];安徽日报;2005年

7 刘梁;我国第一个近代油田[N];中国石化报;2007年

8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谢思佳 曾强 郭逸晴 特约通讯员 凌峰;推陈出新发展文化经济[N];南方日报;2006年

9 刘麒子;诗词书画之乡与郭笃士[N];汕头日报;2006年

10 谢琼霞;揭阳有潮剧“戏地”美称[N];汕头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丁淑梅;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尹全海;清代渡海巡台制度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慈玉焕;丁日昌治苏略论[D];苏州大学;2010年

2 施菊祉;丁日昌与晚清江南社会[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范铁权;试论丁日昌对西方文化的认知与抉择[D];河北大学;2000年

4 谭艳萍;丁日昌的外交思想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戴国芳;尽瘁国事的晚清官员[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春峰;晚清海防思想的变迁[D];吉林大学;2006年

7 刘振华;晚清政府向西方购买舰船过程与其中的人事考察(1874—1884)[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海花;莫友芝与《愗亭知见传本书目》[D];山东大学;2006年

9 方亮;清末洋务派经营台湾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黄英;中国近代幼童留美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542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542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d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