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屠满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 太平天国 反满 屠满 出处:《史林》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咸丰元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其革命矛头直指清廷和旗人集团。为了号召全国人民的反清情绪,太平军领袖们从各个方面宣扬满汉矛盾,撕裂民族关系,并从始至终践履着屠满政策。
[Abstract]: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movement, which broke out in Xianfeng in the first year of the year, its revolutionary spearhead was directed at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flag group. In order to call on the people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o oppose the Qing Dynasty, the leaders of the Taiping Army preached all aspects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Han and the people and tore apart ethnic relations. And throughout the practice of the policy.
【作者单位】: 长江大学文学院历史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基金】:2013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3g186 2013年湖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长江大学荆楚文化研究中心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CWH20130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姜涛;;关于太平天国的反满问题[J];清史研究;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徐国利;;传统与现代二元教育和安徽现代文化名人的成长——以陈独秀和胡适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王开玺;传统服饰与近代外交[J];安徽史学;2001年02期
4 高强;清末革命派尊黄现象述论[J];安徽史学;2001年04期
5 董丛林;有关太平天国的谶谣现象解析[J];安徽史学;2003年01期
6 张家玉,刘正刚;晚清火灾及防御机制探讨:以广州为例[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7 刘长林;储天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话语分析[J];安徽史学;2009年06期
8 王菠;董辉;;浅析晚清“商战”思潮的兴起及其社会效应[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9 范立君;谭玉秀;;清末呼兰地区移民与农业开发[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10 沈世培;;论辛亥革命与晚清民族资本主义关系有关问题[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金德;;1898-1902年间严复心态初探[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2 马少甫;;美国早期中国观再探讨[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3 邵雍;;兴中会时期孙中山与美国致公堂的关系[A];近代中国(第十五辑)[C];2005年
4 葛培林;;天津与辛亥革命活动述论[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彭贵珍;;略论近代中国城市居民婚姻观念的变迁及其影响[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胡国枢;;论光复会[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81年
7 张正明;张乃华;;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8 王庆成;;太平天国的对外关系和国际观念[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9 吕文浩;;中国近代婚龄话语的分析:从清末至1930年代[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10 潘光哲;;“华盛顿神话”在晚清中国的创造与传衍[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4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5 付兰梅;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D];吉林大学;2011年
6 赵华;清末十年小说与伦理[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成庆;晚清的历史意识与乌托邦意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达日夫;中东铁路与东蒙古[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连东;中国、印度与东南亚之间的鸦片“三角贸易”研究(1602-1917)[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戴嘉艳;达斡尔族农业民俗及其生态文化特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艳雁;达斡尔族舞蹈的流变与传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博实;林传甲与黑龙江近代教育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玲玲;漠河金矿官督商办经营研究(1888-1900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金丽雪;东省特别行政区教育研究(1896-1932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卢莹;清代东北地区物产变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婷婷;西风东渐与都市主流服饰文化变迁(1898-1927)[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晶;清末地方自治运动中的《大公报》舆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金林;论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改造国民性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亮;基督教会与19世纪末中国习俗之改良[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姜涛;金田起义再辨析[J];近代史研究;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佳生;重读甲申——写在八旗入关360周年之际(下)[J];满族研究;2005年02期
2 张佳生;重读甲申——写在八旗入关360周年之际(上)[J];满族研究;2005年01期
3 赵阳;刘奇;;浅谈清朝军事战争中的八旗组织[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年03期
4 陈力;;八旗贵胄的没落——清代旗人经济状况研究[J];兰州学刊;2010年05期
5 王月;;清代八旗补放绿营武官问题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6期
6 ;不中用的八旗老爷兵[J];文史月刊;2011年06期
7 刘炜浩;;八旗骑射在明末清初中的崛起和发展[J];兰台世界;2013年06期
8 陈佳华;八旗兵饷试析[J];民族研究;1985年05期
9 李乔;八旗生计问题述略[J];历史档案;1985年01期
10 赵书;清代对八旗营房中旗人的束缚[J];满族研究;198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安双成;;顺治朝八旗男丁满文档案选译[A];满学研究(第一辑)[C];1992年
2 刘德鸿;;乾隆时满族统治阶级的腐朽与“八旗生计”[A];满学研究(第三辑)[C];1996年
3 于德源;;清代北京的京、通两仓[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一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4 杜家骥;;清代八旗的查旗御史[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5 徐丹O,
本文编号:15555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555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