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振抚事件”的历史考察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香华;影射史学的要害是影射政治——戳穿“四人帮”利用舆论工具推行反革命政治纲领的险恶用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年11期
2 ;广东逻辑学界集会揭批“四人帮”对形式逻辑的歪曲和诬蔑[J];哲学研究;1978年11期
3 张江明,曾建昭;叶剑英在粉碎“四人帮”斗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J];炎黄春秋;1997年03期
4 ;余秋里副总理在全国财政金融学大庆加强企业财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新疆林业;1977年06期
5 钟山美;江苏省美术工作者怒讨“四人帮”[J];美术;1977年01期
6 焱火;“角”与“刺”的功能[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7年03期
7 高云雷;试谈《丹心谱》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J];求是学刊;1978年00期
8 吴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架“发疯的钢琴”——批判“四人帮”反动的唯我论世界观[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8年01期
9 栗宪庭;必须揭露“他”!——从版画《无题》想到的[J];美术;1979年09期
10 肖思科;是谁发起、决策并参与逮捕“四人帮”(上)[J];党史博览;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卫青;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的历史考察[D];西北大学;2002年
2 周葆华;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考察[D];复旦大学;2005年
3 朱树彬;毛泽东个人崇拜现象的历史考察[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王歆;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的历史考察[D];南开大学;2009年
5 何光全;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郑向敏;中国古代旅馆流变[D];厦门大学;2000年
7 李祖祥;控制与教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始发;新中国宗教政策的历史考察[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9 邱福军;刑事证明标准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夏邦;晚清法制变革的历史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亦凡;关于“马振抚事件”的历史考察[D];郑州大学;2011年
2 王预震;论中国的市民社会:历史考察与现实建构[D];苏州大学;2003年
3 于志勇;建国以来我国农民物质利益实现状况的历史考察[D];吉林大学;2005年
4 刘长华;“甲寅派”文学价值观的历史考察和当下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朱庆跃;改革开放以来党内监督的历史考察及其经验[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资检春;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经验[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汪田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三农”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8 张秀明;两岸四地和世界华人民间“保钓运动”的历史考察与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靳卫敏;中国共产党基本路线的历史考察[D];河南大学;2008年
10 陈位志;1949年—1976年党的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和现实启示[D];湘潭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59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559284.html